第三十一章
八岁继位,朝堂上多的是能臣。他有足够的机会与时间去学做君王。 他偏心的宦官并没有伪装成忠臣。 于谦被冤枉入狱案、张辅家的佃户被害案,王振与喜宁的作奸犯科的行为无人不知,并且是皇帝最终亲自下的判决命令。 朱祁镇知情却屡屡徇私偏袒,就是他给了宦官们权力。王振在出征后的种种行为,直接反映出朱祁镇的决策方向。 这样做究竟是什么心理? 自信爆棚,认为亲征就能让敌军消失? 让众臣瞧一瞧皇帝多厉害,打脸这些不让他出征的大臣,让众人臣服吗?或是骑虎难下,不打不甘心。既然出了京城,不管前方怎么困难都要打吗? 无论如何,大军继续前进。 八月初一,从京城出发半个月后,大军抵达了大同。 八月初二,有个本该死了的人出现了。 前几天,宋瑛与朱冕战死阳和口,那支军队几乎全军覆没。 大同镇守太监郭敬,躲在草丛中活了下来。 他与王振交好,匆忙前来汇报战况。说的都是大实话,绝对不能再往西北走了,真会死人的。 眼前无路想回头。 直到此刻,王振终于慌了,想要往回退。 从不论死活地往前冲,变为往回撤退,只是在短短一天之间。 朱祁镇做的军事决策就像是一拍脑袋想出来的。御驾亲征如此,退兵撤退亦是如此。 撤退也好。 新的问题又来了,决定走哪一条路线非常重要。 郭登联络上曹鼐、张益,建议从走紫荆关撤退。 郭登,明代开国功臣郭英曾孙,也有说是孙子。 不同的史料对其辈分的记录有冲突,但对他的实战功绩记述很清晰。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去世的那年,郭登被授予勋卫,正式入朝。 正统七年(1442年),他开始跟随时任兵部尚书王骥出征西南,参与到了麓川之役中。正统九年,又出征云南。 此次,郭登作为都督金事参将, 辅助刘安镇守大同。他对这片区域的了解颇深,给出的建议却被否决。 史料记载,朱祁镇选择走蔚州,因为“振欲邀帝至蔚州幸其第”。 王振的老家在蔚州。 眼下,二十多万大军无功而返,只为平安返回京城。他提出的撤退线路选择理由,竟然是想邀请皇帝去自己老家府邸转一圈。】 啥玩意?! “荒谬至极!”“绝无可能!” 朱元璋与朱棣情绪紧绷地盯着水镜,不知不觉就从桌案边走向了墙头。 听着朱祁镇似玩闹般地仓促亲征,听着他带着朝堂一众高官随行却半点不听意见。这叫人越听面色越是铁青,额头青筋暴起。 当听到朱祁镇选择撤退路线的理由竟是如此不可理喻,两人没能忍住都大吼出声。 史实不以其意志为转移。 水镜: 【在大军好不容易抵达大同的两天后,八月三日又一次开拔,踏上回程。 不论我们现在看这种路线选择有多离谱,朱祁镇就是选择往蔚州方向走。回程之时,天气情况很不好。连日雷雨不停,恶劣天气加重了士兵们行军困难。 没有最荒谬,只有更荒谬。 就在此时,王振又跳出来了,说“既恐躁乡稼,复改道宣府”。 这会他想起来了,大军路过家乡会踏坏庄稼,必须猛地一个转弯改道去往宣府。 匆忙出征,粮草不足,前方传来惨败连连的消息,回程又冒雨赶路,雪上加霜地遭遇反复改道。这一系列操作下来,可想而知二十多万的大军有多疲于应战。 此处必须要问,这样反反复复的撤退理由只是文献上记载的那样吗?是王振做主就能几度改变路线吗? 朱祁镇昏聩且愚蠢到这种地步?选撤退的路线,是依照王振想邀请他回家坐坐就走,王振不想家乡农作物被毁就改道? 我个人认为不只如此,赞同一些学者的观点。② 离谱至极的撤退线路选择理由,其背后暗藏着朱祁镇的小心思。 明英宗不甘心就此撤退,他声势浩大地匆忙亲征,怎么能灰头土脸没有一丝成果就逃回京城。这是奇耻大辱,与他出发前一举拿下瓦刺军的想法彻底背道而驰。 />因此,撤退也行的前提是力挫瓦剌军队,哪怕是一小支也好。 朱祁镇没有选择安全的紫荆关路线,而要找与瓦剌军正面对上的那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