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水镜: 【七月十一日,猫儿庄战役惨败。消息传回京城,朱祁镇公开表态要去亲征。众臣纷纷上书劝诫,为什么不能亲征的理由,在谏文里写得很明白。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作战常识。此次战事忽起,给大明准备的时间太匆忙了。 以吏部尚王直牵头,兵部尚书广阵堃、兵部侍郎于谦等联合上书。希望皇帝在后方京城掌控全局,确保补给顺利抵达前线。 另外,必须考虑到御驾亲征存在让皇帝陷入危险的可能性。 当时,朱祁镇只有两个儿子,朱见深不满两岁、朱见滩刚过一周岁。一旦皇帝身死,谁来继位? 想要效仿祖辈亲征,先睁大眼睛看清楚以往的情况。 朱棣外面征战四方,是从小在沙场上打出来的本事,更有朱高炽在南京压阵。朱瞻基刚刚继位去平定朱高煦谋反,他有十年的征战经验。 朱祁镇两个必备项一个不沾,你去前线送了人头,谁来当新君? 当然了,谏文不会如此直白,而说是以宗庙社稷为重。 对此,朱祁镇不以为意。 他没想过自己会输,没有留下立太子的口谕,只命成王朱祁钰留守京城。 七月十四日,正式下达军队动员令,定了出征的名单,着手准备作战所需物资。七月十六日,朱祁镇带队,召集了二十余万人的兵马就从京城出发了。① 咕咕我在读这段历史时大为震惊,一度以为看错数字。 哪怕我的军事知识储备贫瘠到趋近于零,但只要尚有一点点数学能力,用脚趾也推测以明朝当时的统筹能力无法用"两天"完成"二十多万人"的完美军事征调。 由此反观朝臣的劝诫,说得非常有道理。 不是瞧不起英宗,而是真需要皇帝把控军需补给。 皇帝留下可以分批召集兵马,对其进行充分军事动员,有条不紊地进行反攻。 朱祁镇无视这点,带着准备不充分的队伍出发了。 还让一大批官员同行,比如太师英国公张辅、泰宁侯陈瀛、驸马都尉井源、户部尚书王佐、兵部尚书广、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曹鼐、刑部右侍郎丁铉等等。 从职位能看出来,这批人就是 明朝高层官员,文臣武将都含括其中。 是不是会有观众朋友与我一样好奇,他带那么多重臣出征是为什么啊?不只武将,也有文臣,几乎把朝堂中坚力量一锅端过去了。 是为了听取他们的建议吗? 荒谬的地方来了! 朱祁镇把这样官员带出去,根本不是要他们出谋划策,反而让王振把控指挥权。 不理睬众臣,要从何谈起?《明史》中多处记载。 大军出发后,半途就出问题了。 此前担忧正在——应验。军队没到大同,粮草先不够吃了。 当队伍在暴风雨中抵达了宣府。 前方又传来坏消息。七月十五日,西宁侯宋琪与武进伯朱冕领兵去阳和口抗击瓦刺,如今几乎全军覆没。 记住宋瑛与朱冕,后面还会提这两位。 抵达宣府的大军收到噩耗,怎么可能没有反应。 前线再度传来明军惨败的消息。表明情况危急,此时不容失误,真不是没打过仗的新手能率兵出征的时候。 立刻改变作战策略还来得及。 众位臣工恳请皇上班师回朝,但王振绝不同意。 户部尚书王佐与兵部尚书广降,两人被罚跪在草地上。一直跪到晚上,也没能见到朱祁镇让他回心转意。 这时,王振的党羽,钦天监正彭德清也站出来说话了。 他指出宣城的大风大雨是不吉天象,不能再让皇上继续往前去。前方大凶,恐怕会危及皇上的性命安危。 当王振的同党开始反对他,足见事态危急到了身处悬崖边缘的地步。 王振是怎么回答的? 《明史》记载,他说:「尔何知!若有此,亦天命也。」 非常直白的字面意思。 ————你知道个屁!绝不退兵,朱祁镇如果必遭一劫,那也是他的命。 王振此番言论,足以称得上大逆不道。 朱祁镇却没有惩处他分毫。 说他被王振胁迫?不,那就是他的本意。 朝野俱言王振专权,但要问谁给他的权力? 在那个时代,人们不敢直接骂王振背后的 朱祁镇。 朱祁镇二十二岁了,不是两岁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