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
br> 良久,李景像是认命了一般,缓缓闭上眼睛,喃喃道,“朕悔啊……” 李临舟定在原地半响,上前替李景掖好被角之后,转身而去,只丢下两句话: “父亲您放心,儿不会弑父弑君,背上这累世骂名,遭天下人非议,遗臭万年。” “父亲,您已经老了,肩上的重担就放心的交给儿,您只管日后享福,安心歇息便是。您就好好看着,看着儿成为这万里山河,天下黎民百姓的主宰。” 三日之后,从皇宫传出一道流言,皇帝李景登基以来,为国事宵衣旰食,勤政不辍,以致积劳成疾,心力交瘁,身患重病,无药可医。 李景曾下旨命太子李临舟监国,将朝中政事尽数交于他手。 李临舟接管国事,开始整肃朝堂,颁布诏令,重用寒门子弟中的栋梁之材,提拔有志之士,不让他们蒙尘。朝中之人交口称赞,市井中亦是一片赞扬之声。 而李景不治身亡,在寝殿驾崩的消息是在一月之后才渐渐传开来的。 举国哀痛,全城上下挂满素幡。太子伤心欲绝,跪在先帝的金丝楠木棺椁面前,哭得肝肠寸断,竟然晕了过去,醒来之后大病了一场,消瘦了不少,消息传开之后,长安人都夸太子孝顺不已。 …… 池霜嘴角一撇,又想起了书中的李临舟和池云舒。 …… 贞元末年。 晚年的李景昏聩至极,频繁发动战争,宠信奸臣,任人唯亲,为虎作伥。奸臣卖国求荣,以致于饿殍遍地,生灵涂炭,各地接连叛乱,爆发起义。 大魏危若累卵,叛军在洛阳称帝,另设小朝廷,建号晋朝,太子李临舟大军攻入洛阳,将叛军斩于马下,又打了几场仗,将大小地盘收入囊中,收回政权。 洛阳横尸遍野,血流成河,大火烧了几天几夜。 一月以后,经过李临舟的治理,大魏生机一点点恢复,民心逐渐安定。他祭拜天地、祖宗宗祠,于洛阳登基。 是年,他成为了西控崤、函之险,东扼虎牢、黑石等关的洛阳新主。 彼时,他已至盛年,可是后宫却依旧形同虚设,没有皇后也没有任何妃子。 李临舟的御案上堆满了朝臣的奏疏,皆是相差无几的内容:陛下乃天定之人,子嗣更是关乎国家根本,臣等请陛下广纳后宫,选秀立妃!为陛下绵延子嗣,开枝散叶! 对于娶妻这件事,李临舟亦是十分麻木。 他的一颗心早已不再年轻,已不是那会陷入爱恋、怦然心动的少年郎。 他甚至从来没有渴望过爱情,在他看来,权利的角逐远远比爱情有趣的多。 权利虽然虚无,可握在手中,又觉得真实无比。 而爱情,从来只有虚无。 或许对于李临舟来说,娶妻已是一项可有可无的事了,娶谁也无所谓了。 从前,他亲眼目睹了阿娘和阿耶是如何的幸福,又是如何的走向离散。 这也是他一直未曾娶妻的原因。 现在,他甚至生出了一种怪异的想法:娶妻或许一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二则是为了堵住悠悠众口。 李临舟如朝臣们所猜测的那样,娶了一直年少时曾予他帮助的五公主池云舒,立了她为后。 他给了她一场盛大的婚礼。 帝后大婚,普天同庆。 婚后,李临舟也没有再纳新人,池云舒是他后宫里面唯一的一个女人。 起初提出要娶她之时,遭到了朝臣们的强烈反对。 他们认为,前朝之人不适合做一国之母,若是皇帝喜欢,给个妃位即可。 况且池云舒空有头衔,没有母族庇护,不能给李临舟带来任何助益。 李临舟深知这一点,还是选择立排众议娶了池云舒,单单是因为池云舒是个安分的女子。 他给予她后宫独尊的地位,而对此,池云舒也没有让他失望,她翻阅历朝历代皇后本纪,努力做着一位贤良大度的好皇后。 民间一夫一妻尚且难得,更不用说皇家。李临舟的那些兄弟们,都是妻妾成群,儿女众多。 因此,这对皇室伉俪的故事也渐渐流传开来,甚至有着许多个版本。有说二人青梅竹马,奈何先帝不允,或是皇后早就在燕王宫之时对皇帝早已情根深种,所以才会帮助他,更是立誓此生非他不嫁。 …… 池霜出了一会呆,待回过神来,顷刻间李临舟已经驱马行至池霜面前,勒马停住。 马儿停在了池霜身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