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庆贺
刘文杰分完工,姜校长又说:“关于你们几个新老师报到的事,我明确一下。咱们中学是九月一号开学,要求咱们老师八月二十九日上班,提前三天上班备课。张才平和李红上班时,找赵永安安排工作。” “姜校长,还有没有啥事了?”刘文杰问。 “没事了,散会吧。” 自从张才平早上离家去中学听消息,张贵和刘淑芹就决定今天啥活也不干了,专门等候儿子的考试结果。两口子是地道的农民,家族中没有一个人是在国家的单位上班工作。此次儿子考民办老师,他们太希望张才平榜上有名了。也好为家族争光。他们认为,若能考上民办教师,也是对大学落榜的一种弥补。另外,他们还有一个小心理:儿子能考上民办教师,这对儿子的婚事也十分有利。在当时,在农村,人们对老师也是十分看重的。 听说张才平去考民办老师了,张家的左邻右舍没有农活的人,也都来到了张家。自然也少不了张氏家族本家的人们。张才平的两个叔叔,婶婶;还有张才平的舅舅等,都聚来了。 “这家伙地,今天你们老张家赶上村上开会了。可真够热闹啊!”邻居王发财笑着说道。 “我大侄子考老师吗,我们能不关心吗。”张才平的二叔张福说。 “那可不是,我今天活都没干,就等着听我大侄儿的好消息呢。”三叔张金也说道。 “我敢保证,张才平肯定能考上的。他上学的时候认学啊!你别看没有考上大学,那是国家录取的少。他的分数是最接近录取分数线的,才差十多分。”另一个邻居,也是张才平的本家堂叔张云说道。 “肯定能考上。你们家才平多仁义,多文明啊!就冲这点,老天爷也会保佑他的。”前院的曲二娘也附和着说。 “你看他二娘多会说话,这还说不上能不能考上呢。”刘淑芹笑着说道。 “嫂子,你家才平要是考上老师,我晚上就不回家吃饭了,就在你们家吃了。我和我大哥喝点酒,庆贺一下。”张云说道。 “好说,好说。”刘淑芹回应道。她的脸上带着笑,仿佛她的儿子已经考上了一样。 又过了一会儿。 “回来了!张才平回来了!”不知是谁眼尖,喊了起来。 屋内众人往窗外一看,果然是张才平回来了。他已经从自行车上下来了。正推着车子往院子里进呢。 刘淑芹第一个冲出屋子,去迎接儿子。其他的人也紧随其后,都走向屋外。 母子走在一起,刘淑芹迫不及待地问道:“才平,考没考上啊?” “妈,考上了。第三名。”张才平笑着回答母亲。此刻,他先前想去当兵的想法已经所剩无几了。 “考上了!还考的第三名啊!儿子,妈太高兴了。你把车子给我,我去放好。你累了吧,快上屋歇歇吧。”刘淑芹边说边去接张才平手上的自行车。她脸上的笑容,山花一般,明灿灿的。 “考上了,真考上了。” “我就说我大侄儿能考上。” “这回你们老张家出人才了。” 人们是七嘴八舌,讲说纷纷。 “你们大伙都进屋吧,中午都别回家吃饭了,就在我们家吃饭,我现在就去做饭。”刘淑芹乐得都合不拢嘴了。 人们也不客气,跟着张才平,众星捧月般的都进了屋。 进了屋后,人们对张才平又称赞了一番。张才平听后,也谦虚了一番。说考上民办教师,也算不了什么,比起人家考上大学的差多了。而刘淑芹真的去做饭了。还让张才平的两个婶子帮忙。 其实,在早上的时候,张贵就按着儿子能考上的情况准备了菜。他捡了四块大豆腐,买了二斤干豆腐。此时,两种豆腐都用上了派场,完成了两个菜。 张贵又亲自去村中的小卖店,买了花生米,鱼罐头和火腿肠,还有酒。张家三凑两凑,做成了六个菜。张贵两口子,把凡是来关心儿子才平考老师的亲友,乡邻都留了下来。一个人也没让走,统统在他家吃晚饭。大伙也不推辞,谁都没有走的意思。总共放了两大桌,坐了十七八个人。席间,气氛热烈欢快,酒潮迭起,一直喝到晚上十多点钟。 张才平在正式上班之前这段日子,没有外出。在家里帮父母干了不少农活。什么薅薅大草,追追化肥。十多天下来,张才平人也黑了,手也粗了。但身体更健壮了。他边干农活,边等待着开学上班时间的到来。这等待的时间里有几分焦虑。 有一天,村中的老王婆子来到了张家。她看才平和父亲没在家,就和刘淑芹说,想给张才平保媒。刘淑芹就问保谁家的姑娘。王婆子说保李文海家的胖丫。刘淑芹听后,眼前就浮现出李胖丫的形象,她长的不黑也不白,眼睛不大也不小,胖胖的,个子不矮,刘淑芹觉得挺好的。但不知道才平他们爷俩同不同意。就对王婆子说,等待会儿才平父子回来,问问他们的意见,再回您的信。王婆子说行,就先回去了。 晚上,才平爷俩回来了。刘淑芹就把白天王婆子来家保媒的事当他俩说了。 “你答应王婆子了?”张贵问刘淑芹。 “我没敢答应。” “这就对了。孩子刚考上老师,还没工作呢。忙什么订婚呢。就是订婚,咱们也得挑一挑,选一选吗。才平也是有工作的人了,不是普通农民啦。”张贵的话里有几分对刘淑芹的教育,也有几分骄傲。 “我爸说的对。妈,我现在不着忙订婚。”张才平说道。 “明天找时间,你去王婆子家回个话,委婉点,别伤损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