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一 见招拆招
刘义恭站直身体,老成说道:“若要氏族将已经圈占的山泽悉数奉还,此事恐怕很难。且若推行过激,恐伤侨民之心。高祖在时,便为了稳定人心,吸引侨民,将侨置州县旁的土地人民,划归侨州管理,并且按照侨民一定等级,规定其所能持有的田地。今禁止圈占山泽之策,可效仿高祖。” 刘诞问道:“当如何效仿?” 刘义恭回道:“若氏族先已占山泽,可承认其主,后不得更占,另可根据等级分占山泽。” “如何分占?”刘诞问。 刘义恭道:“官品第一、第二,听占山三倾,第三、第四品,二顷五十亩,第五、第六品二顷,第七、第八品,一顷五十亩,第九品及百姓,一顷。以此定格,先已占者,不可更占,先占阙少,依限占足。如此等级严明,既能让圈占到此为止,又能缓和先已占山者怨气,使圈占山泽之策,顺利推行。” 从刘诞拒绝全境推行所有政策,刘义恭便看出刘诞不是只会闷头就干的鲁莽之人,所以他干脆就顺刘诞的心思,提出这个折中的办法。 这次,他不信刘诞还可以看出他的陷阱。 刘诞听完,不动声色。 刘义恭说得没错,刘裕立国之初,确实为了安定人心,吸引侨民,给了部分侨民和世家门阀一些特权。 但是刘裕很快就发现,他吸引的这些侨民和世家门阀,来了之后,不仅不纳税,不听调,而且还组成一股庞大的势力,为祸一方。 这就是刘裕以霹雳手段实行最严厉土断的原因之一。 现在刘义恭只提刘裕前策,不提后策,明显就是想混淆视听。 如果不清楚这事的的来龙去脉,必定给他唬住。 但是刘诞刚好清楚这事,不仅清楚这事,刘诞还看穿了刘义恭的陷阱。 刘义恭所提的承认氏族圈占部分山泽的策略,看起来不错,似乎是两边各退一步。 但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是士气问题。这冲突还没起,就先考虑世家门阀的反对问题,主动让步。未战先怯,不仅会助长世家门阀的嚣张态度,让他们进一步讨价还价,还会让下去推行政策的人员束手束脚。 其次,如果主动承认氏族圈占的部分山泽,就是给这些氏族圈占行为提供法理支撑,已经圈占的站着不让,还没来得及圈占的,稍微有点良心允许百姓进入的,看了这个条令,不得蜂拥而上,把百姓都撵走。 最后,如果刘诞采取刘义恭的建议,按理就应该让刘义恭具体负责如何推行。 因为要不让刘义恭负责具体推行,未免会有嫉贤妒能、抢占功劳的嫌疑,这会让其他有想法的人怕自己的智慧被窃取,不愿多参与此事。 而要让刘义恭负责具体推行,那么按照刘义恭的性格和手段,势必会让这条政策成为一纸空文,如此便会加剧世家门阀的圈占行为。 刘诞心中明明白白,但是他不能先说。 这倒不是因为他不敢和刘义恭硬顶,而是他现在作为这个项目的总负责人,需要借此看清形式,找到适合推行的人才。 所以刘诞只是点点头,然后环视了众人一眼。 蔡兴宗极具智慧,在刘诞的沉默里,便已知道刘诞并不认可刘义恭的说法,并且在找寻可以反驳刘义恭的人。 所以,蔡兴宗出声道:“殿下,臣有不同看法。” 听到蔡兴宗的话,刘诞和刘义恭同时望向他,只是刘诞眼中带有兴奋,而刘义恭眼中,满满怨恨。 刘诞道:“蔡公请讲。” 蔡兴宗道:“方才臣所说四策分而推之,其意是想讲这四策当分各州推行。如此可使问题集中一处,并且由一地总结成败,逐步推向全境。但若政未起始,先让其步,后若遇阻,便退无可退。且行新政,当锐意而进,流血之事可避自然是好,但若不可避,也不是不能承受一地之乱。” 蔡兴宗的话已经很明白了,就在一個地方推,不让步,大不了就是打起来。 这和刘诞的想法差不多,但刘诞依旧没有回答,等着别人补话。 徐湛之适时的站了出来,道:“殿下,臣附议蔡公之言。” 接着王僧绰也道:“臣亦附议。” 这两人领头,他们的亲信之人和那些寒门官员便纷纷跟着附议。 至于那些门阀官员,只闷头不说话。 目前情形已经达到了刘诞想要的效果,所以刘诞道:“如此便照蔡公所言行事。” 基本方略已定,接下来就是如何任用人才了。 刚才刘诞为了杀鸡儆猴,已经革了王典的职务,如果此时再直接提拔蔡兴宗,就未免过急,召来别人向刘义隆进谗言,但要是不提,就未免让人心寒。 行事向来谨慎的刘宏深知这一点,所以不待刘诞说话,刘宏便接道:“蔡公办事尽心,公忠体国,我与随王自会向父皇奏请表功,还望蔡公再尽心力。” 刘宏身为吏部尚书,考察选拔官员本就是他的职责,他说这话不为过。 而且大家都知道,刘宏的话,已经留了余地。 刘宏说的是要奏请刘义隆,而以刘义隆目前对他们的信任,自然什么都会答应。 刘诞谋篇布局,手段凌厉,而刘宏行事谨慎,性情和顺,这两人一搭配,做起事来滴水不漏。 蔡兴宗知道自己飞黄腾达之机已到,心中高兴,忙道:“臣谢建平王殿下,谢随王殿下,臣必定尽心竭力。” 至于一旁的刘义恭,不仅陷阱被识破,还让自己一直看不起的蔡兴宗顺杆直上,又气又怒。 但是虽然愤怒,他现在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 这捣乱的人暂时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