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荒种田之旅
即使那喜欢的种子已经在国的心里生根发芽,但是想在一起成长还是很难实现的,因为他苦思冥想的所有方法都是行不通的,庆幸的是,他和晴柔还有两年多的时间可以在这个小学校一起度过的时光。他万万不会想到,连这两年多的时光,也要有一部分被其他的事情所占据。 宜恩从搬来了这个山里,真的像她婆婆所说,根本就没有人来找她做衣服,更别说赚到钱。虽然婆婆让村广播员每天都要播送上两三遍,特别强调是妇联主任的儿媳妇会做衣服,不论是大人小孩儿制服便衣,还是说裙子花褂等等,都可以做出来。因为婆婆是村干部,村里人碍着她的面子,来宜恩这里转了几圈,但是终究没有掏出钱来,好事都愿意做,但是毕竟他们的囊中羞涩。 看着一天天的过去,艾祥留下的一些钱已经花的差不多了。宜恩非常着急,这里离艾祥的厂子比原来的家远三四倍,所以他也不可能回来了。只能等一年后,他休探亲假时再回家。好在艾祥又寄回来了一些钱,可是公公婆婆他们盖房借了很多钱,艾祥的汇款单邮递员送到大队,这样公公婆婆第一时间拿走去邮局取钱还账,只给宜恩一点零头。这点零头,宜恩谨小慎微的花都不够。 实在没有办法,宜恩不好意思向公公婆婆伸手,因为他们的生活本身也不富裕,养的猪崽卖了也要还账。他们在大队虽然是村干部,可是也没有什么赚头,每年也只是多分了几斤玉米而已作为酬劳。 宜恩想到靠着做衣服根本无法生活,那么她只有像婆婆所说的那样,到山上去开垦荒地,然后看看还可以种上一些什么粮食,这样的话就可以在秋天的时候收获一些贴补家用。 有了这个想法,宜恩唯一可以依靠的能够做自己帮手的,就只有女儿晴柔了。因为晴柔在上幼儿园大班,即使不上学,也不会影响她将来重新读一年级,所以干脆就跟老师请了假,让晴柔回家帮她去种地了。 因为离家太远的地方,在深的山里面,她们也不敢进去,所以就在靠着路的一些边上,长满杂草和荆条的地方,她们来开垦出一小块一小块的地。 这之前的宜恩可以说是白白净净的,从没有经受过风吹日晒。可是到了这里,她们三个每天天一亮吃完早饭再拿上点水和干粮出发了。当然还要背上镐头,铁锨,耙子,在拿上斧头到地里去。宜恩身后背着自强,这次不是捆在自己身上,而是把他放在小背篓里,用绳子在他肩膀上边穿过背篓系上,以防她们在干活时,自强从背篓里爬出来。 婆婆给了一点小米,宜恩舍不得吃,泡粉了给自强熬成糊糊,等他饿了时候喂上几口,因为干上活哪里还有时间给他喂奶。她和晴柔就吃玉米饼子,因为搬家来时,有一些大米白面送给了家乡村里困难的人家,也作为最后的礼物吧。他们自己只留了一些玉米面和高粱米,想着到了新家这里再买一些,可是哪哪都需要钱,根本没有富裕钱买粮食。搬来时带来的油,也要吃光了,以前可以买点肉炼出油和油渣,但是现在哪里还有买肉的钱。 虽然吃的是放了糖精的玉米饼子,但是晴柔不但从没有嫌弃过,还边吃边说又甜又香又健康。宜恩只能笑着把眼泪往肚里咽,因为如果不是搬来这里,那么女儿绝对不会过得这么苦和累。 开垦荒地根本不是容易事,那荆条要得九牛二虎之力才能砍下来。再挖它的根,把这些草木的根都除去了,可是山里面最不愁的就是石头,如果垒墙盖房它们可能是功臣。但是要想种粮食,地里面的石头都要一块一块地捡出去,垒到边上,这样才成为一块地。 刚搬到这里,没养任何动物,所以想找动物的粪便做肥料,是不可能了。但是老言古语说的好“种地不使粪,等于瞎胡混”,怎么办?宜恩想到了灶里的灰,她们每天晚上回家都把开荒时挖下的草木带回家,晾干一些烧一些。第二天去地里把草木灰装到袋子里带上,均匀地撒到地里。 她们干的有来有去,虽然娘两个都晒得黝黑黝黑的,但是她们的脸上从没有失去过笑容。一边干活一边轮流讲着故事,晴柔讲的都是一些童话故事,或者自己编的一些小动物的童话。小弟弟像也能够听懂每当姐姐讲故事的时候,他都是挥舞着小手,在那一唱一和的跟着回应。虽然不知道嘴里说的什么,但是通过他快乐的表情可以看到他有的地方是能听懂的。除非有的时候自强的脸憋得通红,宜恩知道此时他要大便了,就把他从背篓里抱出来,找地头挖个小坑,然后扶着他自己拉。拉完了还要表扬一句“又为将来的丰收贡献了一份力量”。当然如果是小便,他就自己悄悄在背篓里尿了。因为宜恩把他的裤裆特意开的很大,这样就不会尿裤子了。只是背篓每天晚上回家都要用水冲一下,这样尿骚味才不会带到第二天。 宜恩看这两个孩子都很懂事,觉得自己虽然辛苦一点,但是也很有意义。宜恩讲的故事都是自己父母事情,也就是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晴柔总是似懂非懂地听着,她知道在妈妈的心中,姥姥和姥爷是非常神圣的人物,他们做的每一件事都给妈妈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她现在感觉自己以后长大了,长的和妈妈一样大了,有了自己的孩子,也会给自己的孩子讲述妈妈的故事。 她们开垦的荒地越来越多了,宜恩向公公婆婆请教该种哪些粮食最为适合,并且托他们找来了一些种子,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