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赵家的陈年旧事
吃过午食,赵时云看到院子里有些柴火没劈,拿起斧子就开始干活,让彦哥儿和阿么多说说体己话。
周春兰拉着林彦进房间,从箱子里拿出两双鞋,“彦哥儿,拿着,看看喜不喜欢。”
她拉着林彦在床边坐下,“阿么这阵子抽空给你和时云都纳了双鞋,只是成亲时还没做好,就没给你。厚实的,冬天穿正好。”
林彦摸着鞋子密实的针脚,心里着实开心:“谢谢阿么。”
他想到什么,问道:“阿么,过两天还去镇上卖菜吗?我看院子里晒有不少菜干。还有酸菜,酸豆角也还有不少。”
“去呀,我少带点,卖一个上午就回来。”周春兰知道自家哥儿是担心自己一个人,“我还能和村里的婶婶结伴去镇上,也算有个照应。”
林彦踌躇着说道:“我跟阿么一起去吧……”
“这怎么行,你都成亲了,一切以婆家为主。”周春兰劝道。
“阿么~”林彦不开心了,“我只是担心你……”
“傻孩子,我也是为你好”,周春兰拍拍他的手,语重心长的说:“虽说你嫁得近,但是如果经常回来,会被村里人说闲话的。”
林彦嘟着嘴:“我才不怕…。”
周春兰叹口气,“人活一世,哪能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呢,你呀,成了亲就好好侍候夫君,侍候公婆,不用老想着阿么。”
林彦咬着嘴唇,心里很是纠结。不过他也知道,阿么是为他好,只是他真的放心不下阿么。
从林家出来,赵时云问林彦要不要去邻村买鱼,林彦没去过,当即表示要去。
他们先回家里放东西,背篓底下装了阿么给的两罐酸菜和酸豆角,上面放着阿么给做的鞋子,手上端了碗,里面有七八个酿豆腐,周春兰特意做多了,给林彦带回去。
雨哥儿听他们要去邻村,兴致勃勃的也要跟着。三人拎了两个桶就出发了。
到了邻村,鱼塘水已经清了,现下好多邻村的汉子在里面抓鱼,好生热闹。林彦他们看了会热闹,就打算买鱼回家。这天气怪冷的,还是回家烤火舒服。
挑了几条鲫鱼,几条草鱼,赵时云问负责卖鱼的汉子:“有鲢鱼吗?”
“有,有,在这边,你要几条?”
“要三条吧。”赵时云回道,家里留两条,拿一条去给周春兰,家里豆腐多,炖个鱼头,别提多鲜了。
付了钱三人就回去了,回到家,赵时云拿了个小桶,装了一条鲢鱼一条鲫鱼一条草鱼,打算给周春兰送去。
林彦在旁边看着,“这么几条呢?太多了,我阿么吃不完。”
“吃不完就先养着,不打紧。”
赵时云提起鱼:“彦哥儿,我自己去就成,左右费不了多少时间,这天冷,你别去了。”
林彦点头,他准备做晚饭了,就不跟着去了。
李月眉正在灶房里准备烧火煮饭,闻言喊到:“再打碗豆腐一起带去。”
“哎,知道了。”赵时云扬声应道。
晚上躺在床上,林彦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赵时云察觉到他的异样,轻声问道:“彦哥儿,你可是有心事?”
林彦犹豫了一下,没有说实话,而是问道:“时云,你们……我们家怎么不去镇上卖豆腐?这村里离镇上也不远。”
赵时云愣了下,不知道要不要跟林彦说这些陈年往事,但是既然彦哥儿问起来,也没什么好瞒的。
“那是我小时候的事情了……”
原来,这做豆腐的手艺是赵家祖辈传下来的,传到赵时云爷爷那里的时候,爷爷有两个孩子,都是汉子。
一个是赵时云的阿爹赵启铭,一个是赵时云的叔叔也就是赵启铭的弟弟赵启德。赵启德从小好吃懒做,不思进取,赵爷爷不知道打坏了多少根藤条,还是不思悔改。
两人到了说亲的年纪,赵启铭娶了李家村的李月眉,二人婚后夫妻和睦,生活美满。赵启德游手好闲,整日去镇上闲逛,认识了镇上开茶叶铺子的刘家女儿。
这刘氏不是个好的,善妒,还喜欢搬弄是非,但人却长得不错,赵启德对人一见钟情,花了20两彩礼娶进了家门。
这婚后一大家子住在一起,难免会有龃龉,李月眉性子好,常常忍着刘氏的阴阳怪气。这赵启铭勤奋好学,赵爷爷就打算把豆腐坊继承给他。
赵启德知道自己不是那块料,本不想争,却在刘氏的串掇下,觉得赵爷爷偏心,这豆腐坊多赚钱啊,凭什么老大继承,于是闹着要分家。
赵爷爷心里悔啊,没把他教好,本打算老大继承豆腐坊,老二继承田产。现在这么一闹,赵启德直言不公平,豆腐坊和田产应该平分。其实就算他知道赵爷爷要让他继承田产,也不会感激,毕竟在他眼里,属实不愿做个泥腿子种田。
赵爷爷没如他愿,因为知道豆腐坊如果有他的参与肯定会逐渐衰败,这老祖宗传下来的基业不能败在他手里。所以强硬的分给了老大。却在田产和银两上给了赵启德大头。
赵启德犹不知足,怨恨在心,卖了分得的田产,和刘氏去娘家镇上住了,凭着老丈人的关系在镇上也开了家豆腐店,却因为手艺不善,没多久就关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