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么多互联网大厂,工资高福利好,未来前景大大的有。
吃了么有什么?
管人?他们图什么?
事多且杂,持续亏损工资也不高!
直到今天,吃了么网站日均超过7万单,蜂鸟快递超过1.5万单,日收破百万!
可在外人眼里,这还是个劳动密集型企业。
谁家互联网公司这么不务正业,弄几千人在一线跑业务的?
将这些情况一一摆出来,吴良宇也挠头,他也无奈,实在没有先例可循。
你说这是个高新技术行业吧,半点沾不上边。
可硬说是个中介行业,现在某些特质表露出来,更像是个平台,能把衣食住行归纳在一块,有无限可能的枢纽。
偏偏还能解决大量就业问题,这就很离谱。
起码吴良宇记忆里,没有见过类似企业。
所以他才会不顾别人劝阻,执意加入青云资管董事会,为的就是弄清楚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
饭急送那会,小打小闹,他根本看不上。
吴良宇沉思片刻,问他,“关键取决于你怎么看,现在企业在高速发展,我估计这个月你的亏损额,起码在三百万以上。
可从上到下,你们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制度,更像是一群草莽英雄聚在一块,走到哪算哪,这样不行!
你必须弄明白,这家公司最终要发展成什么样子,在市场的定位,规模,盈利模式等各方面,都要制订计划。”
因为不懂,所以他需要更多数据分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李泽华本人。
说实话,他听秦朗提过,说李泽华打算做一家,拥有几百万雇员的公司,当时他还在笑。
笑他不自量力,几百万人?
他以为玩过家家,嘴一张就行?
按魔都现行最低工资标准,2009年度960元,按一千元计算,一个月下来也得几十亿支出。
而08年全国营收,超过这个数字的公司都不多,更别提毛利润超过的。
净扯淡!
可这才多久?
一家成立刚两个月的公司,眼看着月营业额直接突破三千万,这是什么速度?
李泽华想了想,“其实目前阶段还在掌握中,我给自己定下的时间线,半年后才是解决抱团问题的时候。
可是今天发生的事给我敲响警钟,人都是有自己想法的,这还是在眼皮子底下,他就敢中饱私囊!
一个推广小组长,就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每个月拿好几千,那更上面的,即将要出发的分公司人员呢?我不敢想。”
秦朗不敢接话,虽然分公司仍然要受市场部管辖,但他毕竟没有太多的人事任免权,这个时候贸然开口,给自己找麻烦?
吴良宇没这个顾忌,“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低估人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这一点,我一直觉得你做的非常好,对竞争对手往坏了想,对自己员工往好了想。
无论是安排受伤员工就医赔偿,还是为家境贫困的员工捐款,给兼职学生发放全额提成。
这样都能迅速调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有了奔头,所有人都愿意主动,为企业发展增砖加瓦。
但正所谓畏威不畏德,你能让他们爱戴你,却不能让他们敬畏你,这就是问题所在。”
李泽华若有所思,“所以呢?我需要做出什么改变吗?”
吴良宇看了眼秦朗,摇摇头,“这是你最大的优势,不需要变,法度之外,尚且需要人性温暖来弥补缺失。
你可以一直保持这种赤子之心,将非常有利于企业内部团结。
但企业不能一味怀柔,必须请一位有足够威望,足够才能的严厉管家。
譬如学习其它企业,成立一个类似于银行的合规监察部,来专门处理这类问题。”
“就是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
李泽华心说这些我都懂,问题谁来呢?
思来想去,企业内部一个合适的都没有。
吴良宇多聪明一人,这时候才开口道,“我倒是有这么个合适人选,你先听莪说……”
话说有这么个人,一心想改变点什么。
为此先学一句立身立本,凡事先从自己严格要求做到,再去试图影响别人。
当然,这种理想状态下的疯子,难免给人留下个固执死板的印象,恰巧还没学会圆滑变通,真是走哪都不受待见。
刚开始还好,无论外企还是民营,都请他去帮忙整顿,可此君对下面一视同仁,对同级别乃至于上级同样如此。
这谁受的了?
哪怕他师出名门,有真才实学,也免不了狡兔死走狗烹的下场。
这不年近三十有五,只混个表面光鲜,这会收到老东家解聘通知,还不知道下一份工作干嘛呢。
李泽华略微迟疑,“这位老兄,不会是怼天怼地对空气的性格吧?”
看秦朗一副没脸见人的模样,心说这位恐怕也是认识的。
心里暗暗叫苦,这吴教授教出来的学生,都什么人啊?
可又不好拒绝,还指望他将来多多推荐人才呢,于是硬着头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