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走访水乡(中)
,可是,乡里乡亲的,道义上过不去啊。”
“去年,有一家,媳妇倒是留在家了,让他媳妇照顾两个老人和自家的孩子,可是,媳妇住的房子和两个老人住的房子隔得有点远,平时都是媳妇做好饭送过去。可是有一天,媳妇送早饭过去了,门从里面锁着,她以为两个老的没起床呢,就把吃的放门口了。到了中午,媳妇送中饭的时候看怎么早饭还在门口没动?感觉不对了,就叫人来开门,结果就是,老头在床上走了,心梗发作,老太太在另外一个房间,嘴里吐着白沫,喝农药跟着老头走了。儿子从外地回来,不分青红皂白把媳妇揍一顿,媳妇一气之下跟他离了,你看这事闹的。”
无土栽培室在村东头,虽然周边环境还不算太好,但也平整了一下,房子一看就是新盖的,刘继明站在门口看了看,问道,“这是有人投资的吗?”
唐玉龙解释说,“不是的,一个在南方打工的小伙认识了一位大棚种植方面的专家,学了点技术,刚好手头有点钱,他哥又在东海开了一家公司,支持了他一点,再向银行贷了点款,七拼八凑,弄起来的,外面的场地本来也想拾到拾到,但钱用完了,只能来年慢慢弄了。”
唐玉龙打电话叫来技术人员介绍,进到室内,温度与外面差异很大,恒温控制,很有现代化气息。
室内有序的摆放着一排排货架似的铁架子,上面整齐的摆放着白色的长方形瓷盆。听着介绍,看着盆里绿油油的各种蔬菜,刘继明频频的点头。
谷宇跟在后面,边看边用手机拍摄了一些照片,虽然林鹤乡也有类似的基地,但没有无土栽培。
参观出来,刘继明站在门口,抬头看了看村庄的民宿,眉头又拧了起来。
唐玉龙会意,感叹道,“这几年农村的房子,不是变好了,反而是变差了。不少家庭只有老人,子女在外打工,没有时间回来打理,有少数人甚至在城里买了房,直接就不回来了,也不管老人过得怎么样。”
“我们也想学习人家外面,对村庄整体规划一下,相对集中一点,可那只能停留在想字上,根本没有能力去做,就连村与村之间的公路想修一下都难。”WWw.GóΠъ.oяG
“再过两年吧,我想等到两年后,三个合作社发展起来了,村民腰包鼓了,村委也有点钱了,把新农村建设的事提上日程,好好整治一下。”
刘继明满意的点了点头。
接下来,刘继明一行在唐玉龙的带路下,参观了一个大棚蔬菜基地和一个水产养殖场,一路下来,兴致盎然。
临别前,刘继明握着唐玉龙的手语重心长的说,“对于村里的经济发展,我是不主张办工业企业的,在当地资源上做文章,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像水产养殖、牲畜养殖、蔬菜种植、食品加工等,就地取材,劳动力就地消化,既可以拉动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又可以解决劳动力外流的问题。你们现在的三个合作社做得不错,当村里年轻人看到家门口就有钱赚,哪怕比起大城市收入低点也会愿意的。留住年轻人,不仅仅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社会问题和家庭问题也都迎刃而解了。你这位村支书当的很出色,一心一意为百姓,全心全意谋发展,是我们干部队伍的典范。”
唐玉龙听了非常激动,“谢谢刘市长,能得到领导的肯定,就是再苦再累我也心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