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1 章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八)
那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来,还是有那么几分道理的。
果然,并不是华夏人不行,而是当时那朝廷不行。
若是换了他......切,算了,晦气......他还是保证大汉的绵延,让华夏后续不再沦落到此境地更好。
......
【除了派出留学幼童之外,清末还开始新办各种新式的学校。】
【第一所就是由咸丰十一年,也就是1862年的时候,恭亲王奕沂奏请朝廷开办的京师同文馆。可以说,它是华夏近代教育的开端,主要是为了培养外语翻译人才。】
【为了请不请外教这个事情,还扯了好一通皮。但不
请的话,翻译学校根本开不下去,于是只能捏着鼻子先请了外教,打算之后再逐渐的换为国人。】
恭亲王奕沂的府上,官员们正在为了请不请外籍教习争吵。
好不容易争出了定论,又开始为外籍教习和国内教习的薪酬吵起来了。
有官员直接把他们提交的预算给扔了回去,不可思议之极:“请一位外籍教习,你们居然开出了上千两白银一年!是疯了吗?!当朝廷钱多没处花是不是?()”
“◥()◥[()”
“那为何国内的教习的每月酬银又只有八两?”奕沂问道。
“王爷,就这已经是比国内其他地方的教习要高了一半了!总不能让他们也拿和外籍教习一样的酬银吧?”
那这花费可就巨大了,而且朝廷肯定也不会同意。
奕沂皱眉:“但差距如此大,恐怕容易掀起风浪。”
“我已经想好了办法。外籍教习只能用钱笼络之,”那人胸有成竹的道,“但咱们大清的人,注重的是什么?是仕途!两年期满,如有成效,咱们可以举荐他去当知县嘛。”
奕沂眼前一亮:“好办法。”
【反正就这样,京师同文馆实行了双轨制待遇,磕磕绊绊的,也就开张了。】
【它开办之后,各地也纷纷效仿,尤其是那些需要经常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沿海港口城市,都开了同文馆。】
【后来,又逐渐从翻译学校演变到更宽泛范围的高等教育。】
【1895年,盛宣怀主持了北洋西学学堂的成立,后来,它成为了天津大学。】
【1896年,盛宣怀又在上海成立了南洋公学,后来,它成为了上海交通大学。】
【1898年,京师大学堂成立了,后来,它成为了北京大学。】
当泛着黄的历史老照片和现在高清的影像放在一起的时候,任谁都能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厚重感。
从清末到现在,这些大学也依然都还在继续着自己的故事和辉煌。
......
“一千两白银!”正在看仙画的夫子们简直想要拍案而起了,“一年一千两白银!”
“这简直是,简直是……”
到后面直接语无伦次。
一年一千两白银是什么概念,和国内的夫子的差距几乎在百倍以上!
宋朝和明朝户部的官员们迅速得出一个结论:“看样子,清末的酬银水平和咱们现在相差倒是不大。”
现在的夫子,大概也就是在一年十来两银子的水平。
那这一千多两提出来,的确就是有些惊悚了。
若是他们知道梁启超那句“宁与友邦,不与家奴”,恐怕也要气愤的骂上两句。
实在是过分了!
“难不成整个华夏还找不到几个愿意来教英文的夷
() 人不成?”
有百姓愤愤不平的道,“我瞧着那些传教士们可都愿意得很。”
甚至不需要酬金,只需要人能改信他们那个主就行。
不过,自从仙画出现后,传教士的活动也都低调了很多,还有一些人偷偷的离开了想要返回去结果被扣下的。
“想来还是因为朝廷积弱。”有士人叹息,“所以那些夷人才如此拿大。”
在华夏的土地上耀武扬威。
百姓们骂完后又嘟囔:“这非得学别人的语言,怎么就不是别人来学咱们的语言?”
传教士们一个个都说得可溜了。
秦朝。
嬴政淡淡道:“这就是国力比不上他人的后果。子孙后代想要去学他人之语言文字都要看人的脸色,求着他们!”
这群不争气的东西!简直枉费了他费好大功夫统一文字、统一官话的心!
不过……嬴政的脸色转为深沉:日后,是他们求着来学华夏语言还是华夏人去学英语,这还是说不定的事情呢!
……
【除此之外,在清末民国的时候,西方的教会也在国内开了很多教会学校,清末变制时,朝廷让各省的官学也都跟进,试图直接转变为另一套学校系统。】
清末,省府书院内。
两位夫子正在一边收拾书籍一边聊天,脸色平静里带着一点惆怅。
“听说了没?咱们这书院要被改为大学堂了,说是要仿照新式学校。”
“听说了,不止是咱们,府学和州学都要改为中学堂,然后各处的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