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右丞姜国彦,昶王燕昶,通州大将军赫连烨等人,则纷纷表态: 久旱成灾,上天示警,是因为,江南塌方式的腐败,和辽东军心的动荡,罪在臣工,而非陛下。 所以,在京官员也要守斋,以示惩治贪腐的诚心与决心,以慰苍天之德,以分君父之忧。 君舟民水,人心向背。 比起一生仁德勤政的燕王,老百姓们,还是更切齿痛恨这些‘衣冠禽兽’,‘贪官污吏’,也更容易于接受第二种解释。 一场动魄惊心的逼宫大戏,不等主角,明王亮相登场,就这样偃旗息鼓,草草收场了。 京都,姜府。燕昶汗不敢出,如坐针毡,却还要强撑着,自己身为王爷的气度。 “这么说,依舅舅的意思,这个辽东,外甥是非去不可了?” “明王,即日就要去西北赈灾,瑄王和暻王还在江南,一时半刻肯定回不来,这去辽东调粮的差事,您不去,还有谁阿?” “安乐公主么?” “您都回来了?燕暻,怎么没回来阿?” “瑄王眼疾刚好,郡主人还没到徽州呢,定好的中秋祭祖,暻王怎么回来?再说,暻王管的是礼部,您管的是户部。” “钱粮之事,本来就该由您全权负责。” 姜国彦捏捏鼻梁。 “您放心,只要您去了,阎培雄多了不借,三五十万石,还是肯调的。” “也许,阎培雄在异姓王之事上,是有些居功自傲,野心无厌,但,在国家社稷,大是大非上,却从不糊涂。” “否则,陛下也不可能睁只眼闭只眼,容忍怹这么多年。” “明年,是陛下五十九寿诞,如果,王爷趁此机会,能说服阎培雄回京贺寿,帮陛下和未来的太子,除了这个心腹大患。” “那您,和您子孙后代的荣华富贵,才能永葆万年阿。” 姜国彦慢慢走到窗边。 “明王和瑄王的秉性,城府,您肯定比微臣清楚。日后,无论,怹俩谁继承大统,您的日子,都不可能好过阿。” 燕昶闻言,更加烦躁了。 “吾,吾怎么可能说服的了阎培雄阿?” “这,是怹最后的机会了。无论谁去,怹都一定会慎重考虑的。” “舅舅这话是什么意思?” 姜国彦,长长吐了一口气。 “辽东的事,已经洞若观火,要么,怹阎培雄束手就擒,回京负荆请罪,要么,兵戈相见,天下大乱。” “怹没得选。陛下也没得选。” “您怎么知道,他就不会背水一战,破釜沉舟?” 姜国彦微微一笑。 “‘凡有血气,必有争心’。” “阎培雄,虽然骁勇剽悍,能征善战,却并不得人心,屯田养兵,头会箕敛,辽东百姓不说深受其害,也是苦其久矣。” “还有,他那十万虎师,十羊九牧,民兵流寇就占五六,东阳关,也一直由赫连钰,和卢长安的部队把守。”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怹想造反,机会成本太高了。” 燕昶沉默了许久,才点点头。 “外甥明白了。” 从《罪己诏》颁布天下那天起,燕王,就一直在天坛,守斋祈雨,整整九天,没有踏出过天坛半步。 第十天凌晨,乌云卷着暴雨,倾盆而来,雷鸣电闪,天地变色,让人忍不住想要嚎啕大哭。 却是心旷神怡,喜极而泣。 “公主,下雨了!下雨了!” “陛下有德,天降喜雨!老天爷下雨了!” 被院子里,阵阵欢呼声,轰雷声吵醒的安乐,连鞋都顾不上穿,就跑了出去。 “公主,下雨了!好大的雨!” “公主,街上都是出来磕头谢恩的百姓!他们,他们都在感念,感念陛下的隆恩!边磕头边喊,陛下圣明,陛下万岁呢!” “天降喜雨,陛下万岁。” 民心如水,上善若水。 智者无惑,仁者无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