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将 > 第13章 旧苗新花炫目夺人

第13章 旧苗新花炫目夺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林酒面露疑色,却还是歪着脑袋听完了霍正楷刚正、简洁的规划。

与人尊重是父亲早年教她的第一课,可以反驳、质疑,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前提是她得尊重对方的表达权。

【肯定女性力量,盘活传统文化:旧手艺新亮点、边创业边创新、破陈规除旧俗、闯激流争先锋。】

精悍的36字让她恍惚有种回到了公司参加高层决议的错觉:精炼浓缩高大尚,多一个字都是不妥。

霍正楷看她蹙眉,连忙拿出了手机里留存的营业执照和一系列文件来证明自己规划的科学性。

林酒打量着他,心里亮起红灯,眼神也冷了下来。

“要合作要授权得去村里谈,我和林氏油纸伞没关系,没资格替他们做主。”

难怪这人一上大巴就说了古怪话,眼睛像船锚似的跟着自己手里的伞移动,原来这才是目的。

霍正楷被噎了一下,犹豫着打开了那份一周前就被驳回的邮件。

“这是……我在大巴上修改的计划书,去年12月工作室就提交了审核,按照原计划,今年5月初我应该去贵州拍摄苗绣纪录片,但对接的制作人年初离职了,计划书一直被各种理由搁置,拖到最近才打回,对方告诉我,现在没人爱看这种没噱头的东西。”

一语毕,他手忙脚乱地笑了笑。

林酒面无表情,脸色依旧寡白,眼尾飘着憔悴。

她困了,又或者是虚了。

呕吐之后只搪塞了几口米线垫肚子,蠕动的肠胃很快消化了食物,就像只剩3%电量的手机,随时可能歇菜。

霍正楷轻轻喊了她一声,继续道。

“方案是给苗绣制定的,不一定适用于油纸伞,但两者同属非遗,如果要传承,要扬名,要挣钱,要发展,本质上都是一样的,这几年有互联网营销,很多非遗传承人都在网上开了账号直播,一边互动一边宣传,像昆曲、评弹一类表演型非遗就适应得很不错,发展得很好,但苗绣和油纸伞是慢工细活,单靠直播没法复兴,手艺活儿得出作品。”

林酒点头认可,神色颓然。

单靠艺术价值支撑的非遗走不远。

时代变了,审美多元多样,要强迫大多数人为非遗的艺术价值买单,从而支持非遗发展,这听起来太理想,也不可能实现。

几年前,林酒看过一句关于非遗传承的评语:与其折花招人来,不如香沁路人鼻,大意是非遗不应一味改变、自降身价来盲目迎合蓬勃发展的审美,而是应立足于自己的价值,灵活创新,在老壳中种出新花,吸引更多的蝴蝶。

听起来简单,做起来不见得轻松。

她心虚地扫了一眼霍正楷手机上的邮件内容,对方给的退回原因果然和他说的一样:没噱头。

听完这一席话,她也知道霍正楷肚子里的确有墨水。

他有丰富的阅历和见闻支撑,脱口的话语头头是道,阐述的观点一针见血,逻辑框架明确清晰,不像摆架子胡诌,更关键的是他态度诚恳。

看到林酒思索、动摇,霍正楷继续加码,显露诚意。

他侃侃而谈,说起毕业筹拍马面裙纪录片,说起成立工作室的初心,说起近几年国际大牌盗用中国元素却拒不承认,说起自己用一台相机跋山涉水,记录着祖国河山的辽阔和各地文化的璀璨绚烂。

他一直在找自己,也在隐秘的被忽视的传统文化。

林酒耸耸肩,刀子似的眼神轻轻剜了他一下。

这人太精明了,话里话外都圆滑流畅,乍一听有点故意讨好、吹嘘的嫌疑,细一品又合情合理:

油纸伞、刺绣、皮影、陶瓷等本来就是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就该抬上新高度,敲锣打鼓好好宣传。

这些手艺样样精湛,为什么要藏着掖着?

霍正楷捕捉到她激动的情绪,微微舒了一口气,他早有念头,只是缺一个合适的机会!

一个自我认可和他人认可的机会。

默了一会儿后,他坦白心思。

“我说的这些都是真的,抱歉,刚刚说话不当,我不是帮你,我……可能更想帮自己,非遗这个题材我很早就想做,想做好、做精,但一直以来都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和合作伙伴。”

如果只是单纯营销,他大可以把林酒说的家族矛盾当素材,只需稍加打磨,轻松便可以写出好几个有噱头的剧本,但他不想被市场带着走。

他不想偏离本心。

霍家靠文旅积财,作为霍氏文旅的继承人,他从小就耳濡目染文化营销,见过各种手段,合理的夸张的都见过一些,也正因如此,他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