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将 > 第12章 请留步我想买伞

第12章 请留步我想买伞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狭窄的单行扶梯仅够通行一人。

林酒腋下夹着红梅油纸伞,唇角勾着冷笑。

她陷入失神之中,压根没注意到迎面上来的四人里有张熟悉面孔,霍正楷以为的苦笑其实只是她无奈的自嘲。

最近太背,她甚至想找个小摊算一卦。

电梯嗡嗡运作,霍正楷却脑子短路,那个笑让他木讷了。

霍家父母跟在身后,左手撑腰,右手振臂指点。

“二楼的特产不够特产,缺点有冲击性的特色。”

“种类略少,数量太多,价格也不够亲民……”

说起来,这是两人第一次飞昆明,先前度假考察都是直飞目的地大理、丽江,因为缺乏了解,因此并不觉长水机场占地广大,今天亲历一趟,当即就被征服。

下飞机要坐摆渡车,到出口后取行李要走16分钟,两人倒是也没嫌弃机场太大,只是觉得沿途广告太花。

两老越聊越认真,大有古代帝王将相指点江山的架势,所以并未注意到粉发女孩。

霍家靠文旅起家,到霍正楷这一代,家族企业的运营已经十分完善,霍家父母相濡以沫二十多年,不仅是生活上的伴侣,更是志同道合的生意伙伴,所以对旅游这块,二老虽不敢自居行业先锋,却敢说自己的评价是中肯之言。

抱臂而立的张敬甄眼前一亮,野狐狸似的动弹了一下耳朵,眉毛几乎要飞起来。

一上一下,两伙人并行交错,霍正楷冷不丁听见好友的声音:“她手里的伞……挺值钱的!”

从犹豫到笃定,好像只是一瞬。

是的,他看见了油纸伞的伞柄和伞头的水墨绘画,手工油纸伞本就精致,但少见精致到连伞头都要做些绘画来装饰的。

和霍正楷一样,张敬甄也是个非遗狂,因为家庭原因,他从小就对传统文化的手工艺品有种近乎执念的热爱。

8岁那年,忙碌的父母把他扔给了祖父照顾,百无聊赖中,他在书房里翻找到一本名叫《南京剪纸》的藏书,自此便揭开了他对剪纸一发不可收拾的热爱,一把银刀常耍手中,叠剪、掏剪他都能舞上几刀。

12岁时母亲工作变动,他跟去成都,邻居李大姐是远近闻名的蜀绣手艺人,她曾是成都蜀绣厂的优秀女工,后来家逢变故离开,离岗不离活儿,她在巷子里盘了个小店,凭借一副“琴鸟和鸣”图声名大噪,预约绣品的人踏破门槛。

刺绣针法各地有差异,李大姐所属的蜀绣别具一格,其中,她最骄傲的则是表现动物皮毛质感的“交叉针”和表现鲤鱼鳞片的“虚实覆盖针”,两种绣法的纯熟、精湛的运用,能让平面绣品有“跃然涌出”的立体真实感。

张敬甄说,“银刀红纸”的剪纸是软硬结合的高级艺术,“斑澜绣线、掌中作画”的刺绣是指尖跳舞的高级艺术,总之,他乐于把一切消耗心力的传统手工艺品叫做高级技术。

它们不屑与机器生产的流水工艺品争比,有文化的叠累和人文故事的加持,这些手工艺品才会历久弥新,经久不衰。

承着这份热爱,2019年,他选择用传统为主元素创业,并于毕业季回母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宣讲、取材,因为前一年,教育部刚把南航列为中国剪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在霍正楷的朋友圈子中,张敬甄父母给予他的物质条件算不上富二代的水平,但他胜在精神财富的富裕和盈满,因为两人对传统文化的相同执着,所以才从普通朋友升级成好友。

他这趟来云南也不光是为了看朋友,更关键的还是为了取材。

年前动工的上海民族风民宿进入尾声,所以他特意来搜罗正宗的民族文化,从建筑风格到衣着服装,从传统节日到手工艺品,通通都是他的目标。

文化传承是场和时间有关的战役,而他有幸参与过,因此,作为半个懂行人,不说别的,粉发女孩儿手中的油纸伞绝对是手艺人的得意之作,价值不菲。

见霍正楷没反应,他又伸手拐了拐。

“发什么呆呢,听见了我说的了吗?”

霍正楷如梦方醒,突然大步跨上台阶,而后旋身上了下行扶梯,同样也是箭步直追。

张敬甄一脸懵,“耶……啥情况?他认识她?”

霍家父母见怪不怪,甚至连头都没回。

“别管他,我们走我们的。”

老两口的印象里,自家儿子上一次这样还是大学毕业季。

拍毕业照那天,镜头外走过一个穿马面裙的女孩,摄影师按下快门的一刻,霍正楷却伸了一只手出去拦人,因为表情格外有趣,所以摄像师保留了这个版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