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品如官品
司马宏也清楚若是自己儿子,因为攀附权贵便休妻再娶,这名声上想必也会有影响。司马宏与司马睿不同,到底是人老奸、鬼老滑,多活了几十年见识自然也就多了许多。他更知道,英王是一个重情义的人。如果英王对此事有了意见,那儿子的前途可就彻底无亮了。
只是在几经犹豫之后,权欲还是战胜了理智的司马宏,最终还是对提亲点了头。因为他知道,至少在仕途初期,在儿子没有获得英王真正认可之前,英王绝对不会出手帮助的。而自己的儿子,现在距离获得英王认可,还差的远着呢。
英王每次召见自己,见到自己带着儿子。虽说也会与儿子谈论一些时局,甚至还会提出一些问题。可几乎儿子每次回答后,英王都会微微皱起的眉头,自己也不是没有看出来。以司马宏的老奸巨猾,不用多几次便感觉出,英王对自己儿子不反感,但也绝对谈不上欣赏。
这一点,从会试时自己儿子的名次上,司马宏便能看出来了。若是真的英王不肯扶持自己这个儿子,或是对儿子扶持有限,那自己就只能另寻他路了。因为司马宏清楚知道,以自己的这个儿子的性格。若是放任他,在这仕途险恶官场上打熬,还不知道还要摔多少个跟头。
司马宏更知道的是,儿子将来能走到什么地位,在官场上起点也一样重要。六部观政之后,自己这个儿子,能不能被分到一个起点较高衙门,可以结识到更多对他今后有帮助的人,这对儿子后半生也同样重要。一个整天在皇帝身边的翰林,人脉绝对不是一个知县能比的。
如果真有了在翰林院做掌院学士的叔丈人,那么司马睿进入翰林院就容易的多。翰林院虽说位高权不重,但作为皇帝的秘书机构,能进入翰林院对今后发展,可是相当的有利。只要不出什么大错,几年庶吉士、编撰、侍讲下来,就算做不到翰林学士。
可谋一个外放,至少也是要做到知州。如果有机缘被外放,但任乡试主考官,那就是更是前途无量。再加上也知道,这个如果真能攀上这个礼部侍郎,儿子在真正踏入官场之后,这仕途会更加顺利。门下侍郎在这大齐朝的京师之中,的确官职不算高,权利也不算重。
但门下侍郎却是随侍皇帝左右,掌管审查诏令、奏章,可谓是上通下达。虽说本朝高宗之后的历代皇帝,更为重视翰林院,门下省基本上成了一个摆设。但身为门下侍郎,在朝中还是很有地位的。不说别的,就这人脉远不是一般官员可以相比的。
作为门下侍郎,能调任到翰林院掌院学士,这个就算是六部尚书都眼红的职位,就已经说明了问题。娶了他的侄女,对儿子只有好处。况且,在经历过密州的那些事情后,他在内心之中也认为这个儿媳妇,实在有些太过于艳丽,对自己儿子并非是好事。
尤其是儿子若是留在京城为官,在这权势遍地的京城。有这么一个艳丽无双的儿媳妇,只能是一个麻烦事。更不要说,离了京城去天高皇帝远的外地为官。那些安抚使、转运使、按察使,的确无权开除一个官员。但把你丢到一个冷板凳上,打压你个几年却没有任何问题的。
若是被那个权贵盯上了,恐怕自己儿子后半辈子都要受到影响。哪怕这个儿媳妇一向谨守妇道,平日里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可谁又能担保难得外出一次,不被那个可以决定儿子前途、命运的权贵或是他们家那些浪荡子盯上?一个新科进士,又有那个能与世家子对抗?
最为关键的是吴芝玉已经无法在生育,不能给他生一个孙子,还不愿意儿子纳妾的吴芝玉,这么下去真的会断了他们家香火。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是他司马宏重男轻女,只是对于他来说,孙女早晚都是人家的。将来许人之后,生下的孩子也是继承人家的香火。
眼下自己已经与大儿子断绝了关系,若是小儿子再生不出孙子来,那司马家的香火真到自己这里就断了。再加上与那位门下侍郎结亲,给自己家族带来的利益,要远远超过父母已经双亡,而且生前也不过是普通小地主的吴芝玉。
思来想去,司马宏便同意了司马睿在被提亲之后,马上便提出的休妻再娶要求。至于吴芝玉若是愿意做一个平妻,那自然是好。如果不愿意,那也就别怪他们司马家无情了。谁让她没有一个做高官的爹了?而以往吴芝玉对他们司马家做出的贡献,则被他刻意的忽视了。
至于眼下权势熏心,知道攀附上这个岳丈家,对自己今后助力的司马睿,早在那位门下侍郎提亲第一刻,便已经心动了。若不是司马宏示意他稳重一些,恨不得当场便以侄女婿身份,跪下拜见世叔了。甚至可以说,若是没有司马睿坚决的态度,司马宏还未必能下这个决心。
这爷俩戏做的很足,为了彰显自己不是富贵易妻,还赶在了殿试之前以善嫉、无后为名,在那位门下侍郎的见证之下,给吴芝玉写下了休书。近十年的夫妻之情,被这一纸休书彻底的断绝。若不是因为还寄居在英王府,恐怕当天便将吴芝玉赶出家门了。
至于做了下堂妻的吴芝玉,以及她实在不忍心,留在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