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第二十次直播④
【既然这里说到贾元春之死,我们就必须连同元春本人的判词和红楼梦曲一起说了。】萧兰兰说到这里时,天幕上似有另一个声音传来: 【兰兰要上‘国际惯例’了?】 很明显,萧兰兰也没预料到这一声,一转头,只见她身后坐着一对年纪和她相仿的青年男女,这一对男女都正转过身,抱着椅背,望着萧兰兰。那名年轻女子听得全神贯注,刚才那一声正是她说的。 见到萧兰兰回头去看他俩,两人都一惊,大约才发觉自己也出现在“天幕”上。 那名年轻男子赶忙向萧兰兰打招呼: 【兰兰你好,我俩都是你的粉丝。原本今天在这间茶馆歇脚,就是想要坐下来看你直播的,谁想到竟然是现场看到你的“直播”。】 那名女子赶紧扯同伴的衣袖:【别,可别打扰了兰兰的直播。】两人一起向后缩了缩,几乎缩出天幕所涵盖的范围之外。 【当然没关系!欢迎一起参与兰兰的直播。】天幕上的萧兰兰镇定自若,笑容可掬,重新转过头来面对天幕外。 【没想到在这个直播场地也能遇到收看直播的粉丝小伙伴。看来现在大家都对兰兰的套路太熟悉了,都猜到我要说“国际惯例”了,那么咱们就话不多说,上“国际惯例”。】 如今贾府众人也都知道天幕那所谓的“国际惯例”是指一个很特别的册子,还有与之配套的画儿和曲子什么的。按照以往惯例,宝玉与探春会奋笔疾书,将天幕上所说的记下来。 但是今夜,事出突然,荣禧堂前并未准备这些。探春正在斟酌,扭头向宝玉看去,就见宝玉面上两行亮晶晶的泪痕,应是过于伤感,实在无暇记录。探春有心提笔,却又怕事后泄露机密,只能咬牙暗记。 【元春在《金陵十二钗》中排名仅在黛玉与宝钗之后,列于第三,说明她也是红楼中一位绝对重要的人物。】 【《金陵十二钗》册子上,属于元春的那一页上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一个香橼。】 【这个弓很好理解,谐音“弓”,香橼的“橼”字谐音元春的元,意味着元春进入宫廷的命运。】 【但这可能只是表面一层的寓意:如果我们顺着弓和香橼继续想下去。弓,是一件兵器,也是凶器,南明的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就是被吴三桂用弓弦绞死的……】 这话听得人心惊肉跳,冷汗直冒。他们大多知 道天幕口中的“明”乃是指的前朝,但却并不知晓明代的末代帝王究竟是如何死的。 可是只要细想一下太爷们当年是如何挣下这份家业的,众人心里又似模模糊糊有了些影子。【这弓除了是凶器之外,还很容易令人联想到“鸟尽弓藏”之意,总之绝不是什么吉兆。】 【而香椽,不知道小伙伴们认不认识这种“水果”,说它是水果可能不大合适,它其实更适合作为香料,是一种天然香水——它拥有一种纯正天然的芸香科植物香气,比我们平时时常见到的柑橘柚子等水果都还要香。据说慈禧太后当年曾经在储秀宫墙角用大缸装满绿橙、佛手和香橼,让这些水果令自己的储秀宫满院皆香。】 【但是香橼外表宛如大橙子,内里却极其酸涩,不能入口,所以得了个“心有不甘”的外号。】 【元春将皇宫中形容为那“见不得人的去处”,又说自己与家人“骨肉分离,终无意趣”,恐怕正是为自己失去的宝贵自由而“心有不甘”吧。】 听见天幕上大喇喇地谈起女儿省亲时与自家亲人才说的私房话,贾政与王夫人都是面面相觑,面色惨白,手足无措。贾政嚷嚷着要入宫请罪,而王夫人急着要哭。 而其时贾母正在望着天幕傻笑,宝玉则在发愣,无人敢上前相劝。无奈之下,探春向凤姐一使眼色,这两位荣国府里最为精明强干的女性顿时一个劝贾政一个劝王夫人,各自道: “老爷(姑妈),天幕无所不知,自然不会为娘娘讳言。但也绝不会将娘娘和我府内无辜之人事渲染为有辜……且先听下去,天幕对娘娘没有苛责之意,想必自有道理。" 贾政夫妇两人这才缓过来些。 【我们再看元春的判词: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①”这么短短二十八个字里,竟然有两句是有文字上的争议的。】 【第一句: “二十年来辨是非”,在周汝昌周老点评的周评本中,根据乙卯本和杨藏本改为“二十年来辨是谁”。】 【小伙伴们,原本这个“二十年来辨是非”还是一个较为宽泛的、形容元春逐渐成长的说法的话,只是说元春长到二十多岁,又或者在宫中生活二十多年,总算认清了人情是非。可一旦改成“二十年来辨是谁”,显然就有明确所指了。】 【结合红学家们对于秦可卿真实身份的考 证,有些学者认为“二十年来辨是谁”,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