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我徂东山
召开作战会议,一抬眼,对方已经在城下开始围城了。 当然,这种高速运动战打法是很厉害,但也不是没有弱点,要不然其他类型的将领不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了吗? 明末战场上,北方明军中多有大量的蒙古骑兵,所以很多出身北方的将领都喜欢用这种率领少数骑兵途中不断换马的远距离运动战。 比如辽东将门的李如松,在万历李朝之役中,接到错误情报后率领三千精骑从平壤快速突袭李朝王京。 结果在碧蹄馆和数量高出十数倍的日军相遇,最后血战后撤退,而后李如松还没吸收教训。 他几年后又是率领少数骑兵高速奔袭袭击蒙古人,结果遇到优势敌人的埋伏后战死,为努尔哈赤的崛起,扫除了最后一道障碍。 因此,明军的急行军,正常情况下是不能发动的,除非至关重要,关乎兵马存亡的时刻。 可即便如此,绝大部分的军队都跑不出一日一百五十里的距离,因为他们没有明军这么充沛的骡马车队。 不过正常情况下,中原王朝的精锐都能做到短期奔袭八十到一百二十里。 米尔扎这么震惊于明军的撤退速度,主要还是他常年和布哈拉、萨菲波斯、孟加拉和南部几大苏丹国菜鸡互啄导致的认知偏差。 在他们所处的这片大陆上,步兵的急行军能一天跑八十里已经算是精锐中的精锐了,正常行军更是只有四十里速度。 都不用说比较眼下的明军,哪怕是萨尔浒之战的杜松部,也轻松做到了日行军七十里。 至于萨尔浒之战的老奴则是达到了五日奔袭六百里,虽说是马步兵,但强度也远超同时期各支军队,放在历史上也是能打的。 即便是眼下的明军在北方的北军和东军、上直,在没有收复河套和泰宁三卫前,日常行军也只有七十里,强行军也只有一百二十里。 黄龙的优势在于,他通过攻灭南部各国,获取了大量的驽马和骡马,因此当初北上留守的明军,基本是清一色的马步兵,并且还是一人三马。 当时如果不是米尔扎被明军撤退速度吓了一跳,犹豫了一天,给了明军退回戈达瓦里河南岸构筑工事,明军也不会那么容易的就击退他们的反击。 总的来说,这一战里米尔扎主要还是吃了不熟悉对手的亏,明军的打法他从没有见过,而他们的打法,对于和女真人、蒙古人、交趾人、印度人交过手的明军来说,很轻易就能被摸清。 现在米尔扎是摸清了明军的打法,但时间和战况已经不允许他和黄龙交手了。 “希望日后还能有机会……” 米尔扎长呼了一口气,随后开始命人收拾起了自己的行装。 当天夜里,以米尔扎为中心,沿河道驻防的各支人马开始趁着夜色撤退,而黄龙清楚的知道,但他没有阻拦。 第二天一早,黄龙与戚元辅便指挥明军渡过戈达瓦里河,并在辰时三刻坐在了米尔扎的那把椅子上。 “这南虏的学习的能力不错,只可惜没有相应的战术配合壕沟,他们即便有了壕沟也打不出效果。” 坐在位置上,黄龙靠着椅子摇头叹气,而戚元辅则是扭了扭有些不舒服的手腕,松了一口气道: “战术不行,壕沟挖的也不行,不过按照眼下的局面,莫卧儿在戈达瓦里河防线的十几万大军都要开始朝着戈尔巴撤退,我们真的不拦一下吗?” “拦了干嘛?”黄龙单手杵在椅子的扶手上,手里拿着一把米尔扎留下来的小刀摆弄,脸上满不在意: “把这十几万人全歼?” “且不说全歼他们,我们需要付出的死伤,单说着小西洋之地本来就是留给诸藩就藩用的。” “一口气把南虏打残了,那诸藩没有人掣肘,届时便会内斗,最后产生一个来挑战我大明的藩国。” “这小西洋之地,你来这么久,知道的不比我少。” “等我们收复了温蒂亚山脉以南的疆土,恐怕当地的土人数量可以达到两三千万人。” “这么多土人,配合那上亿亩耕地,恐怕养兵二十万都不成问题。” “留着莫卧儿是让他消耗诸藩,等我大明打下麓川,自会亲自出兵来收拾他。” “话虽这么说……”戚元辅长叹一口气道: “这么大片疆土,不能直接为国朝所用,还需要依仗诸藩,这也太……浪费。” “浪费就浪费吧,市舶司会把国朝需要的粮食和金银运走的。”黄龙站了起来,随后对戚元辅道: “命令各部北上,看样子我们能在九月前就收复这广袤疆域,提早回家过年了。” “给殿下的消息快到了吗?”戚元辅担心询问,黄龙却摆了一下手:“应该快到了。” “等上次求援的兵马抵达小西洋,我们这十几万人就能撤回家休息休息了。” 说到这里,黄龙顿了顿,转头看向戚元辅道:“届时我可能要返回京城述职。” “殿下的回信,应该会在一个半月后送回,我不能保证殿下会不会任命你为小西洋的临时总兵。” “呵呵……”戚元辅笑了笑,随后摇了摇头:“我这把岁数,贪图那个虚名也无用了。” “……”黄龙微微皱眉,似乎觉得戚元辅话里有话。 戚家父子四人,戚金最大,入辽时已经六十有四,而如今更是七十有四。 三子里,最大的戚元功也已经五十五岁,而戚元辅四十八岁,戚元弼四十岁。 再看黄龙,眼下不过三十八岁,比起三人可谓年轻。 实际上,整个五军都督府的其他几个都督,年纪都已经不算小了。 南军都督府的戚家不用多说,西军都督府的秦邦屏七十三岁,秦邦翰六十五岁,秦民屏五十四岁,秦良玉五十六岁。 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