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章
物。而她,就是那枚准备钉入怪物咽喉的钉子。那名原姓桑,早就在岁月洗礼下改头换面的大伯,则是此次行动的关键跳板。 “到啦,大家不要乱逛,此处为地质灾害三级区,请勿翻出栏杆。我们在这里吃了晚饭就走。” 车身向前一斜,终于停在了一处现代与传统并存的小镇门口。 平远街到了。 [平远街并非我们常指的某一条街,而是一个镇,早在灰时代之前,这里就已被整治的井井有条。然而,在灰时代中,边境动荡,它又跌入了萧条的谷底。 它如今早已“后来居上”,名扬海内外,平远街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拥有云南,中国乃至亚洲的几个“第一”:它是全国最大的毒/品集散地和贩/毒场,在全国两百多个省市所发生的枪杀案中,其大多数罪犯使用的枪支都来自这里,这里是国内有名的木仓支贩卖场,这里的贩毒分子之多、之猖狂,以至于这里成立了全国第一个乡镇建制的公安分局,有专门的副省级千部统帅工作队长期驻扎在这里,以便统一指挥这里的禁毒禁毒工作。 平远街镇供有人靠近六万人,一万余户,其分住在16个办事处,126个自然村,这里自然资源可观,拥有锰、锡、铅、锌、硅等矿产资源,特别是锰矿的存储量丰富,如果每年开采20万吨,至少可以开采一百年,这里是小商品集散地,仅辣椒年上市交易量就达80万公斤。这里是通往广西的要道,交通便利;这里粮食总产量、财政收入和工农业总产值四项指标在全县名列前茅。 但这里的农户大多数却不愿意干这些手挖肩拼、背晒雨淋的“正经事”,偏偏热衷于企图一夜之间成为“暴发户”的不义之财,手是,从被动到主动,从黑夜到白天,隐秘到公开,从个人到团体,从简单设备到枪支、通讯、车辆等配备齐全,其有贩毒、吸毒行为的人员至少达30%以上,甚至还有半公开性质的“烟馆”七家。 平远街的超异常变化引起了云南和国家警方的高度重视,使公安干警与贩/毒、吸/毒人员之间的斗争自始至终从未断过,并于80年代初期便成立了专门的公安分局、禁毒巡逻队和省委工作队。] 但在如此得天独厚的环境下,沉渣泛起,哪怕公安局的巡检队二十四小时工作也只是隔靴挠痒,在欢声笑语的背后,鬼影重重。 自称姓王的大伯在下车后就一直和几个老年人一起缀在队伍后面,整条队伍稀稀拉拉的如蛇般游进了一处饭馆。 姑娘拎着书包和导游说了句我要上厕所,并再确认无人跟着她后,转身进了女厕的隔间,一进门就迅速关门按下冲水的踏板,在哔哔的水声里一改之前天真烂漫。 “苏伯伯,就是他,他看上去对我十分’满意’。” “鱼快上钩了,让叉子协助。” 苏不渔,国际警方缉毒总队二支队队长在云滇省厅烟雾缭绕的会议室里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专家的目光里抬头看向时钟。在他们特情组收集串联了十几起人口失踪案后,根据线人的消息,确认了桑跃昆的“选货”范围,并投放了饵。 “不要过分关注目标……小心点,小满。” 苏不渔在电话划断前,还是忍不佳再次叮嘱对方。 席萌的父母去世三年后,他和孔建军两人通过层层选拔,被调去的国际警方。而队友的遗孤是在他们的关心下长大的。 此次任务重大,不仅要逮住桑跃昆还要将人送入基地,把幕后主谋及其党羽一网打尽。 而她,就是那支蓄势待发的箭。 但桑跃昆此人都快成精了,且背后的组织还在迷雾里,连只鳞片爪都看不到,想要一箭双雕,谈何容易。 虽然国际警方特情组做了充分的准备,但万无一失的潜伏计划本来就不存在,的确卧底是有高风险的。 “好。” 席萌面沉如水,将手机卡取出后掰成两半,丢入蹲坑冲进下水道。再将手机放在地上,从隔间的纸轴里取出伪装成发卡的微型定位器别在耳后就头也不回的离开的离开了洗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