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团伙
> 邵树德推动海洋产业发展,并没有依靠行政命令。但十年下来,聚集在各个港口的水手数量一年比一年多,航海技术也得到了相当程度的进步,就连船只都迭代了好几次。现在民间自造的船只,已经不比官府造的差多少了,如果你给的钱足够,他们甚至能造一条超越“海鲛”号的船只出来。 曾经有人开玩笑,如果圣人招募水师,多的不敢说,一万人唾手可得。精心训练一番之后,便都是合格的海上武夫。 原因也很简单,群众基础好,土壤深厚,自然可以优中选优。 反过来,如果你没庞大的海上人口基数,那么不光水手招募不足,可能连造船工匠也不太够。 看看大夏这些年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造船作坊吧,它们代表了两样东西:产能和成本。 工匠越多,产能越大,成本越低,船价愈廉。而这些,反过来又能刺激海洋产业的发展,推动航海技术的进步,一切都是相辅相成的。 “船首,鲸可遇不可求,这事……”有人说道。 “嘭!”王黑子一拍桌子,咬牙切齿道:“别说丧气话。老子弩都准备了几具,你和我说这个?” 众人一惊,王黑子路子野啊,居然连弩都搞得到,还不止一把。 “捕不着鲸,就捕人。”王黑子恶狠狠地说道:“登上库页岛,把野人一抓,送到穆州卖给府兵。有的府兵等不及朝廷安排部曲,只要有人,他们愿意出钱买的。” 库页岛在唐代就叫“库页”或“窟说”。 众人下意识咽了口唾沫,王黑子是真的狠。 库页岛那地方,孤悬海外,但离得又不远。从行政区划上来说,这里不属于辽东道,也就是说根本不是王土。那么岛上的野人,自然也不是王人了。 “妈的,活该王黑子你发财,干了!” “府兵敢买,咱们就敢卖。” “昔年有人掠高丽奴婢发卖,高丽国君都告到长安去了,唐懿宗也不过就下诏禁止罢了,干这事的一个都没追究。” “谁替野人告状?哈哈!” 王黑子满意地笑了,招呼大家喝茶。 他有种预感,随着出海的人越来越多,早晚会有人干这种罪恶的勾当。 事实上已经有人这么做了,他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主要买家便是辽东的府兵,一般是买回去当奴婢,遇到漂亮的女人,甚至会当小妾。 府兵不会直接出钱买,他们也没太多钱,一般是拿皮子、药材、山野货来换,这些拉回中原,又可以赚一笔。 捕鲸靠运气,捕人嘛,哈哈,得手的几率还是比较高的。 ****** 内务府丞折从依来到了无棣。 这座河、海联运城市其实是内务府的一个重要基地,有皇庄、有仓库、有码头、有工坊,还有营房——供皇庄中长大的少年子弟兵居住,他们是内务府旗下重要的护卫武装力量。 折从依是从洛阳过来的,主要是催一批补给品——肉干。 圣人西征,大军消耗很大,官府、商人卯足了劲转运物资,日夜不停。作为圣人一手创设的机构,内务府若没点表示,那也太缺乏政治敏感性了。 正常的粮肉,在凉州采购、输送就行了,但那只是供应军需的,圣人那一份呢? 没说的,去年十月下旬抵达无棣港的几艘船只之中,就装载了圣人爱吃的鹿肉、海鱼。 趁着冬日天寒,内务府不惜代价,转运了一批西去。如今折从依过来督办的是第二批了。 “折府丞。” “府丞。” 走进工坊大门后,人们纷纷行礼。 折从依面带微笑,一一回礼。 他很享受在内务府中的每一天,因为能见到太多新奇的东西。而且,这里的油水是真的丰厚啊,沾一沾手,都是了不得的好处。 建极十四年,由内务府主导经营的渤海商社获利六万九千缗,非常耀眼。按照规矩,拿出了三万缗分红,一股又得三十缗,人人交口称赞。 遥想数年前,当渤海商社第一次分红的时候,有人还不以为然。但当股东们年年都可以收到分红时,渤海商社的口碑一下子就立起来了——偶尔分红一年,与年年分红,绝对是两个概念。 现在洛阳的达官贵人们都说辽东是个宝库,纷纷打听有没有类似的发财机会。对此,折从依只想说:“早干嘛去了?” 不过他们还有机会。 折从依看着工坊内攒动的人头,心中知道,这是超配了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