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恩德
都没事,我这算得了什么。”七郎不服气,还嘴道。 “王师范说的都是真的,你说的——呸,被你绕进去了。”说话之人自己都气笑了,道:“总之你要再不改,下去就不带你出来了,一辈子留在山里看茶场吧,省得你闯祸。” 七郎显然有些怕了。 他不怕今上,但害怕一辈子窝在山里,于是换了个话题,道:“三哥,那四轮马车看着挺好的,咱们能买一辆回去吗?应不复杂,回去拆了看看,再找人打制,以后用来运茶,应该很方便。” “听闻是内务府造的……”三哥有些迟疑:“他们拿来赚钱的买卖,怕是没那么容易允许外人造。不过确实不错,比骡车、驴车强多了。拿来运货的话,我估摸着能省一半钱,甚至不止。” “只要能让咱们造,圣人他就是睡了前唐何皇后都没事。”七郎得到三哥肯定,又嬉皮笑脸起来,嘴上不把门了。 三哥气得踹了他一脚,道:“快赶路!” 七郎摸了摸屁股,当先赶着马车走了。 三哥不放心,追了上来,语重心长地说道:“我知道你年轻气盛,还当过武夫,对谁都不服气,但今上不一样。” “如何不一样?”七郎问道。 “今上对咱们商徒有大恩。”三哥面容严肃地说道。 “恩从何来?” “此番出外,咱们没带多少铜钱。” “这事我也奇怪呢。”七郎是第一次出门,对这些确实不太明白,问道:“不是还有绢帛么?” “那绢帛是卖给长安大户人家做衣裳用的,不是当钱使的。”三哥说道:“大兄怀里揣了一叠长安坊市的银元票,这才是做买卖用的。” 七郎似乎一下子想明白了,他之前见过此物,只是不太上心罢了,没细想。 “明白了?”三哥斜睨了他一眼,又道:“有这东西,买卖能多做好几倍,百姓也得其利。” 因为货币问题而黄掉的生意有多少,商徒们心里有数,那简直不可计数啊。有了银元票,一年多卖多少茶?而茶卖得多了,价格也会慢慢下跌,老百姓也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茶如此,其他商品难道不是这样? 说白了,这个天下其实没那么缺货,有些商品本不该那么贵。便如他们家,以往都是从茶园中挑最好的一批拿出去卖,多了也卖不出去。但现在拿着银元票询价的客商多了,以往卖不掉的茶叶也可以向外出售了,这就增加了收入——卖茶的增收,买茶的也得利,官府更能多收一点榷茶钱,简直皆大欢喜。 “照你这么说,圣人岂不是咱们商徒的祖师爷了,该建个祠供奉香火。”七郎傻乎乎地问道。 三哥笑了,又踹了他一脚,道:“谁敢供奉天子?” 踹完,又道:“不过你这话以前倒是有人说过。” “何人?” “关西商徒。”三哥说道:“一群靠着买卖毛布大发其财的新贵。” 七郎从三哥的嘴里听出了酸熘熘的意味,显然毛布这个买卖不比茶叶差,甚至更赚钱,毕竟不喝茶不会死,没有毛衣穿难受啊。 他下意识摸了摸身上的毛衣,略微有些扎手,不够柔软,但真的保暖啊。 “那帮商徒,很多人原本穷得叮当响。”三哥继续说道:“不过胆子大、眼光准,人也够狠,抢在他人之前插足毛布买卖,一下子发了大财。他们对今上是赞不绝口。昔年在普德驿,我与其中几个闲谈过,他们还送了弓马娴熟的子弟从军,前往辽东征讨渤海,以表感激之情。今上这般威望,谁做到过?” “乐安郡王前往洛阳之时,关中百姓不也道呼万岁么?”七郎都囔了一句,然后一个精妙的闪身,躲过了兄长的又一踹。 “现在长安都没人怀念乐安郡王了。”三哥差点摔一个趔趄,稳住身形后,没好气地说道:“过几日去了西市,多找人聊聊,你就知道在关中百姓心中,谁才是真正的圣人。前唐之时,官府催课,百姓手中无钱,急得以头抢地。现在有了银元票,咱们商徒无需囤积那么多铜钱,百姓手中就 没那么缺了,缴税也就没那么难。好好想想,这是多大的恩德。” 七郎终于正经了起来,道:“是要好好看看。” 说罢,他回头看了一眼北边。 被禁军士卒团团围护着的驿道内,伞盖如云,欢声如雷。 有的天子,能让百姓敬畏,感受到他的威严。 有的天子,能让百姓爱戴,感受到他的恩德。 听起来都不错,但这是两个层次,一个天,一个地,差得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