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答卷
今日这场「议事」其实也就是走个过场罢了。 主要是把杨渥拉出来亮亮相,让大家都知道他还活着。 活着,意味着徐温、张颢没有赶尽杀绝,可以打消一些行密老臣孤注一掷的想法。亮相完毕后,杨渥又被软禁了起来。徐温、张颢各自派出可靠心腹共同看守,隔绝中外。从此以后,他就只是个橡皮图章了。 八月二十五日,左右牙亲军在城内展开了大搜捕,抓了数十名杨渥的亲信。 这些要么是杨渥在宣州时的旧人,要么是继位后新提拔的,也就是元勋老臣嘴里的「幸进之徒」。未必全无本事,但在这个时候,他们也没什么反抗的能力了,挨个就戮。正往广陵赶的范思从、陈璠也在驿站被杀。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杨渥继位后并不是全无准备。 事实上他提拔了很多在宣州担任留守时的心腹,还带了三千兵马至广陵,以至于和过来接替的人产生了冲突。 但问题是,他在宣州带的兵都看不起他,觉得他没本事,没能力,在徐温、张颢发动叛乱后,这些人基本上都作壁上观,没有任何行动。 杨渥从来就没有得到过军心,这是他失败的最大原因。 八月二十七日,杨渥生母史夫人出面,言「徐温、张颢诛除乱政之人,功莫大焉」。此话一出,局势更加稳定。 至八月底、九月初,前往各支衙军宣慰的使者陆陆续续返回,带来的多是好消息。衙军、镇军不动如山,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对徐温、张颢而言,这就是最大的支持。如今就剩外州大将们表态了。 九月初三,广陵发生的消息迅速传到了洛阳。 这个情报是最高级别的,多年来首次使用七百里加急驿传系统。在这一刻,人和马都是「牲畜」,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第一时间把消息传回去。 邵树德得到消息后,立刻下令徐州行营大张旗鼓组建起来,无需遮掩。 秦王邵承节率龙骧、金刀、银枪三军六万人乘船南下,统领包括天成、岢岚、落雁、广捷在内的十余万兵马,进讨淮南。 徐温、张颢当然不可能让所有淮南将士尽数投降。 若给他们几年时间,以徐温的本事,说不定能做到,但邵树德等不及了。 他只需要徐温、张颢的叛乱能给淮南造成混乱即可,这样能减少南征大军的伤亡,同时尽可能降低战争的烈度,让淮南、宣歙二镇保留更多的元气。 至于不降的人,那也没有办法,只能武力解决了—徐温、张颢或许可以逼迫杨渥下达投降的命令,但人家接不接就是另一回事了。 邵树德预计,这种人肯定有,还不会是一个两个。 淮南作为一个军政集团,还远没有到腐朽的时候,甚至可以说还处于巅峰期。仗是不会少的,但—这也是传统汉地的最后一场大战了。 打完这仗,梳理一番,镇之以静,剩下的就靠时间来消化了。 反正徐温、张颢这一闹,算是重重打击了淮南集团,今后即便有叛乱,其烈度也会小上许多。 九月初五,秦王邵承节临行前一晚,邵树德把他喊到了上阳宫永寿殿。 ****** 一起过来的还有七郎慎立、九郎行本、十郎知远、十一郎知古、十二郎庄敬、十三郎济志,他们将与秦王一起,参加学习。 学习资料会整理成册,发给每一个儿子看看。 有些风气,存在很久了,其实大家都知道。但当标志性事件发生后,依然会让人十分震撼,并为之做出种种举措。 「行密临死前几年,一直在征讨不从,宣州田覠、润 州安仁义先后被杀,诸州精兵悉集于广陵,整编为衙军、镇军各部。」邵树德在殿室内走来走去,看着恭恭敬敬坐在。广陵诸军就是杨渥的禁军,徐温、张颢所掌握的左右牙军相当于宫廷侍卫和银鞍直。话只说到此处, 王彦范将一份份卷子发了下去。 邵树德静静看着。题目是他亲自出的,带了一点「假设」。 第一种假设某朝定都洛阳,有禁军十五万,控制着整个旧河南道及关西一部分,北方人口近两千万,经济尚可,武夫生活条件也不错,地方藩镇非常跋扈—邵树德特地在这里加了一个皇子们学过的概念,跋扈指数100%。 周边还有魏博、成德、幽州、河东、河中、凤翔、灵夏等藩镇,南方、蜀中亦有藩镇。这些藩镇有的归顺朝廷,有的保持中立,有的则与朝廷作对。 大体上就是后梁时所面临的情况。 第二种假设,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乱,北方人口只剩下一千万,经济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