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骊山的力量
“此刻我们工厂有多少存货了?” “从十一月初到如今,一个月多了共计存货一千件棉衣,还有几百匹棉布。” “让我们的村民辛苦一下继续开工赶工,工作期间要注意安全,日夜不停,分成四个班轮换,肥皂和印刷厂就先停工。” 看李泰还没明白过来事情的严重性。 张阳写下一张字条,“如果觉得陛下不会见魏王,不如拿着我的字条送入东宫,和太子一起觐见。”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张阳低声道:“我们的财富取之与民,用之于民,只有我们真正的站在群众一边,不论付出都大代价都要帮助朝中解决这次雪灾。” “群众是我们真正的财富,希望魏王殿下放下一时的干戈,也该让你父皇知道我们的生意会成为大唐官兵最大的后勤。” 李泰停下手中的快子,咽下嘴里的肉,一脸慌张地走出屋外。 站在屋外的侍卫好奇道:“魏王殿下这是要回府?” “回府?回什么府!”李泰着急道:“我要去见父皇,现在就去!” 李玥从房间走出,刚刚她也听到了对话,“夫君,真的很严重吗?” 张阳收拾着李泰留下的碗快,“你父皇手中还有很多高明的臣子想来这种事情应该难不倒他们,就算是魏王一个人不行,再加上太子应该能够说动你父皇。” 李玥稍稍点头,跟着一起收拾碗快。 本来想着年前休朝,渡过这次的寒冬来年准备新朝会。 眼下李世民看到中书省递来的奏章神色凝重,大雪一连下了三天,整个关中不是大雪封山,就是封了整个郡县。 有人进不去也有人出不去,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一尺厚的积雪。 积雪压塌了房屋,也不知道现在有多少民众遭了难。 此刻哪有心思在宫中享受着长假,李世民来回踱步终于等到了房玄龄。 “玄龄,各地村县如何?” 房玄龄躬身道:“大雪封路消息传不出来。” 殿外的护卫来报,“陛下,魏王殿下来了。” 李世民神色不悦,“他来做什么?” “说是有要事告知陛下。” 李世民怒声道:“不见!都什么时候就知道玩闹。” “可是太子殿下也来了,也有要事。” 意识到外面风雪这么大,两个儿子都站在外面挨冻,李世民沉声道:“就让他们进来。” 和李承乾一起站在甘露殿外,北风带着雪刮在脸上像是刀子在割,疼得要命。 尽管心里一万个不愿意,为了万无一失还是把张阳的字条送入了东宫,让李承乾一起面见父皇。 太监匆匆走出来,“太子殿下,魏王殿下可以进去了。” 李世民坐在殿内,看着两兄弟走入殿内,明明知道承乾和青雀的关系一直不好,难道见到他们两人可以走在一起。 李泰先看了眼站在一旁的房玄龄,忍受着脸上因为被风雪吹过的疼痛,“父皇,儿臣有一事上奏。” 李世民板着脸,“讲。” “喏。” 先是组织了一番语言,李泰说道:“父皇,此刻大雪封路封山,有不少民房倒塌,儿臣以为各地村县更为严重,为了更好地治理雪灾,儿臣以为应当派出长安城已经周边兵马清理道路。” 李世民扶着额头连自己的儿子都想到这点了。 李承乾也说道:“儿臣也以为应当派出兵马清理道路。” 李泰又说道:“皇兄说得没错,雪灾的治理难点就是道路闭塞,里面的消息传不出来,外面的消息传不进去,眼下首当其冲需要打通各个要道,得知各地情况,才能有合适的治理方式。” 闻言李世民沉默良久,“你们二人觉得派出多少兵马合适?将兵马分为几路?” 两兄弟都沉默了。 李泰心中一阵懊悔,此刻很想扇自己一巴掌,怎么早没想到这件事要安排,来得匆忙没多想。 房玄龄递上一份奏章,“陛下,臣与中书省各文吏已经拟好了出兵之策,将兵马分为九路,每路八百余人,连夜赶工,最快明日午时可以打通各个要道,再以这九路兵马带着朝中的消息分为三十支队伍,打通其余的细枝末节。” 李世民看着这份完整的方略又看了看自己的两个儿子,神色越发狐疑。 将手中的奏章递给身边的太监,李世民嘱咐道:“告诉侯君集不要休息了,立刻按照中书省的方略,连夜动工。” “喏。” 房玄龄又道:“陛下,还有一事,此刻风雪甚大,到了夜里更是天寒地冻,怕是施工简单。” 意识到这个问题,别说连夜开工了,夜里动工,人都受不了。 李泰一咬牙,“父皇,儿臣可以拿出骊山村子一千件存货棉衣给将士御寒,再拿出五百匹棉布连夜让村民赶制御寒衣物,骊山工厂继续工作不停歇,给将士们提供衣物,这一切……” 李泰深吸一口气,双手攥着拳咬牙道:“这一切儿臣来负担,都不要钱,并且若有冻伤者,即刻送到骊山外科医院救治也不用银钱,还是儿臣负担。” 李世民先让房玄龄去安排。 李承乾此刻也佩服青雀可以拿出这等魄力来支援这次雪灾。 李世民反倒笑道,之前还骂他整日跟着市井小民做生意,倒是现在李泰成了这次除雪的一大助力。 “父皇,儿臣的财富取之于民,也要用之于民,倘若这个时候群众受难,儿臣自当义不容辞。” 李承乾也行礼道:“儿臣亦是如此。” 这两个儿子少见的立场都是一样的。 李世民低语道:“朕听这话怎么像是从张阳嘴里说出来的。” 李承乾躬身道:“多亏张少师悉心教导。” “也多亏了姐夫指点。” 此刻李世民的脑海中好似出现了张阳的那张笑脸,好像听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