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皇后的照拂
比这个更多。” 张阳又道,“臣不知道东宫的账目如何,敢问太子东宫还有多少富余的银钱?” 李承乾犹豫着,“几贯银钱吧,这还是当初孤冠礼之后东宫收的银钱,花得就剩下这点了,不过东宫衣食起居都是母后在管着。” “光是这个成本太子殿下能够承受吗?” 李承乾摇头,“孤以为会有人不为了银钱……” “太子殿下又错了。” “如何又错了?” 张大安正在一旁尝试跟上思路试图理解这话。 张阳解释道:“我们刚刚谈的只是成本,而且还不是收益,弘文馆的收益来自国策和方略,假若五十人中有十个人提出了方略,这些方略就算是太子接受了递交给中书省,放到陛下面前,若其中谋略与朝政相悖,陛下斥责!太子殿下觉得责任在谁?” “责任……”李承乾又是犹豫半晌,“责任在孤。” “用在下的家乡话来说这个崇文馆的建设就是烫手的山芋,谁接谁烫手,事事要谨慎。” 李承乾点头道:“之前孤觉得你太过谨小慎微。” 张阳笑道:“臣只是一个小人物,没什么胆魄让太子见笑。” 再看了看崇文馆,阳光从门外照入,可以见到里面一排排的书架,李承乾感慨道:“父皇将此事交由你主持,原来父皇在意的不是孤,而是你,你才是父皇想要的那种人,能够进入崇文馆的人。” “臣不过是一些市井小聪明。” “市井小聪明何尝不是智慧。” 两人走入东宫殿内,又是一阵无言,李承乾盘腿坐着,“崇文馆总不能一直没有人。” 张阳看了看殿外的张大安,“其实大安就不错。” “大安?” “平日里大安很沉默,也不善于言辞,由他在崇文馆内再好不过。”张阳笑道:“作事须脚踏实地,为人切莫务虚名,无猖狂以自彰,当阴沉以自深。” 李承乾安静良久,缓缓道:“将崇文馆打造成一个热闹又博采众长的地方是孤的想法,你说的很对就算是崇文馆再热闹又有什么用?只是孤自得猖狂而已。” 张阳又道:“太子殿下若想真的为陛下分忧,为国事出心力,臣倒是有个建议。” “但说无妨。” “编撰一本适合孩子和年轻人启蒙读物。” “编撰?” 张阳解释道:“并不是凭空编写,而是通过一些有趣生动的故事,给我们大唐多添几本课外读物。” 眼看到了饭时,在立政殿的媳妇倒不愁她不会挨饿,皇后很照顾她。 “太子殿下是不是到了用饭的时候了。” 李承乾挥手道:“上酒上肉。” “不必了,我带来了麦子,我做点吃食给太子殿下尝尝。” “孤让东宫的人去办便可。” 张阳摆手道:“不用了,我自己来,东宫的人没有我做得好。” 李承乾苦笑摇头,“你实在是……” 东宫有新修好的厨房,张阳熟练地忙碌着,不一会儿盛了三碗麦饭,给站在殿外的张大安一碗。 再走入殿中给太子一碗。 李承乾喝下一口酒水,“若不是你点醒,孤又要做错事情了。” 张阳低声道:“太子只是作出选择,并没有做错事。” 一壶酒水下肚,李承乾又喝得醉醺醺。 张大安往殿内看了一眼,张阳面前趴着已经醉倒的太子,而他自己正提着笔写着什么。 时间过得很慢,张阳一手提着袖子,一手在宣纸上写着。 写完一份大纲,张阳递给张大安,“这是太子殿下写的大纲,你这些日子就住在崇文馆,将这份大纲中的内容写下来。” 张大安看着这个密密麻麻的大纲,其中标注了不少书籍。 “对了。”张阳又拿出一串银钱,“这是三十文,你去买点吃食给老师送去,这里面有些故事集都是我早年写的故事书,都放在崇文馆了,你进去找就能找到。” 张大安点头,“明白了,不需要知会太子吗?” “写出来了再告知太子,凡事多想想。”张阳拍了拍他的肩膀,“这对你有帮助。” 兴致不错地走到东宫殿外,张阳诧异地看了他一眼,“今天你怎么不问了?” “问什么?” “就是我写的大纲,假以太子之名。” 张大安低声道:“兄长说要多想想,就没想着问。” 张阳点头道,“很好,保持你的思考习惯。” 张大安躬身心里,“兄长慢走。” 自张大安看望了张公瑾之后,接下来的日子他几乎是住在了崇文馆,除了白天在东宫当值,到了晚上他便在崇文馆,一个人点着一盏油灯编撰这本课外读物。 夏日的炎热过去,张阳除了去东宫当值,平日里和媳妇一起写着西厢记。 十月十五的这一天,夫妻俩来到村子里,今天是骊山村第一批工坊完工的日子。 张阳看着一个个工坊,朗声道:“媳妇啊,为了庆祝大吉我们是不是应该大摆宴席好好庆祝一下。” 李玥苦着小脸,“我们的生意都停了三个月,这么长时间家里入不敷出,不能摆宴席。” 媳妇管着家里的财权,她守财奴的性格可以让家中的金钱保持良好的状态,至少到现在家里还没有出现缺钱的情况,这都靠她勤俭持家。 张阳搭着她的肩膀,“那下次补上。” 李玥神情这才好了一些,“可以。” “进去看看吧。” “嗯。” 这些日子牛闯也实在是忙坏了,不是工程量太大,而是这些东西太难造出来了,有时候苦思冥想其中原理没少费心思。 张阳闻到牛闯身上的味道:“你有多久没有洗澡了?” 牛闯感慨道:“这些日子实在是太忙了。” 一旁的李泰参观着工坊解释道:“本王是一直看着牛闯的,他为了造出这几个工坊,每天就睡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