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5. 删戏 王青山决定赶戏,为此他大幅删改……
王青山决定赶戏, 为此他大幅删改了原本设计好的桥段,将大量校园戏挪到了室内,改成了棚戏。
因为只有棚戏才能制造出一直不变的光线和天气。
另外也是因为现在气温越来越高, 直逼四十度, 室外拍摄每天至少有三到四个小时的高温时段必须让大家休息,太浪费时间了——石磊当时的设计真的挺高明的,要是还让他拍, 那他可以在柳苇进组后公然每天放半天假,让剧组空转。
为了打造摄影棚,不得不又停了两天,然后柳苇跟主要演员进棚, 一边拍,一边听着旁边美术和道具工作的声音——就在五米外,另一个室内景正在造。
在学校的环境还是比较复杂的。
根据回忆录, 祝女士常去的地方有代教授的别墅,在那里的客厅、书房、厨房都有大量的戏。
还有学校里的卫生室, 她学习基本的护理知识就是在这里, 后面救助妓-女也是在这里。
然后就是日本人的学校, 有两个房间, 一个摆放普通的课桌椅,一个是和室, 用来讲述日本的艺术, 也就是和服、茶道、花道。
有几个大场面,一个是祝女士在学校期间主动参与社会活动举办的慈善庆典,也是后来慈善基金会的前身。
还有一个就是慈善基金会的早期学校活动,学生们做了许多工作,努力帮助了许多人。
前一个只由学生的参与, 在后面的慈善活动中,唐校长等一众老师也为学生们的慈善活动提供了许多帮助。
还有几个重要的同学。
日本女学生【二子】。在日本的女学生中,她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这些日本女学生在来中国之前都受过间-谍训练,目的是为了拉拢进步青年,腐蚀他们的意志。
【二子】就是这样,怀了中国人的孩子。她生下孩子后,孩子被送回日本由他人收养,【二子】继续留在了中国。
可悲的是,在日军的侵略加深后,日本男学生都被应召入伍,然后就发生了耸人听闻的一幕。
祝女士在回忆录中写道【我不忍心将二子的遭遇再一次描述出来,这只是再一次证明了日本是一个极端恐怖的国家,这些日本女学生最后都进入了日本陆军的慰安所,我曾努力想帮助二子,但当我离开这座城市之后,对她的未来实在不能有太乐观的估计】
还有为了反抗封建家庭的包办婚姻而出走,加入国际红十字协会的傅佩仙女士——剧组曾寻找这位女士的记载,只能在上海的中美医院找到她确实曾在医院任职护士,但随着医院的撤离,关于她的事就再也找不到相关的记录了。
祝女士在回忆录是提起她曾收到傅佩仙寄来的信【傅同学的信来得很及时,她让我看到了战争残酷的另一面,那就是永无止境的死亡。世人感受死亡总是与悲伤联系在一起,但在傅同学的信中,死亡却是如此的频繁与疲惫,它无时无刻不出现在身旁,医院里的死人比活人还要多,在战争中的医院里,拯救总是落在死神的后面】
【我们除了需要武-器、粮食,还需要药物,和先进的医疗技术,这刻不容缓】
最后就是同样为了反抗封建家庭的迫害和包办婚姻,逃到教堂的石静宜同学。
祝女士说【自古以来,遁入空门仿佛是世俗人对世俗的反抗,不管是中国的空门还是外国的空门,都能提供一个安身之所。石静宜同学正是如此,她聪慧灵巧远胜于我,因为她的遭遇惨过我曾经历的一切灾难,最可悲的是,造成这一切的正是她的父母亲人。女性必须拥有婚姻自由,她应该有选择可以跟谁结婚的自由,也有选择不结婚的自由。不能把一切都推给空门,仿佛只有进入空门才能选择不跟任何一个人结婚,空门需要真正的修行者,而不是一群逃避者,哪怕佛祖和上帝不介意,我们也应该尽量不去麻烦他们才对】
石静宜同学自学了拉丁文,自己种地,还帮助了一群妓-女自立,在祝女士离开上海前,石静宜同学借助教友的帮助,带着三十多个百姓,成功逃离了日占区,最后她们逃到了山东,在那里重新建立了教堂,帮助了许许多多逃难过去的百姓,直到现在那里还有百姓给她们立的庙,称为【玛丽亚庙】,因为当时逃难过去的修女都自称是【玛丽亚】,百姓以为修女都叫【玛丽亚】,那里的上帝庙里,现在的修女也自称玛丽亚。
王青山已经将石磊拍的部分尽快过了一遍,主要是找出跟剧本原设计不同的地方。
结果发现被改动的地方不是很多,只有一个,就是【二子】。
在回忆录中,【二子】是跟谁谈恋爱怀了孕这个并没有写出来,剧本设计这里的时候,也只是讨论要不要将这里的中国进步青年改成日本人,不过讨论会还是保留了【中国进步青年】这个原身份,因为这样才更能解释日本人的丧心病狂,以及【二子】本身的悲剧正是日本-军-国-主-义造成的,她由原本的信奉日本,到最后被日本出卖,这才能揭示她的悲剧命运是来自何方。
石磊可能是本着不浪费人物的原则,把【马天保】配给了【二子】。
所以,【马天保】先是跟【杨玉蝉】谈恋爱。然后在全家被日本人害了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