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
半月之后。 天空阴沉灰暗,黑如泼墨。 潮湿的雨汽笼罩在近郊的一条道路上,万籁俱寂。 这片林子绵延数百米,人烟稀少,磅礴的群山烟岚云岫,重峦叠嶂,隐在薄薄山雾之中。 忽然间,响起一阵由远及近的马蹄声,逐渐清晰,啼声如沉雷般纷沓而至。山林中栖息的鸟儿被惊飞振动着翅膀,杂乱的树枝在微风中颤动。 几匹快马伴随着马儿嘶鸣声疾驰而过。 “吁——” 前面领行的青年男子勒马停住,几人也跟着拉紧了缰绳。马蹄踩在满地的枯枝上,发出细微的响声。 马上之人英姿卓绝,竹篾下一张如画的容颜,穿着木青色联珠纹翻领窄袖缺胯袍,足瞪黑靴,皮革蹀躞带束着他窄痩的腰身,上头系挂着锃亮的佩剑和一把百辟刀。 他抬起眼眸,眺望远方。远处天空浓云滚滚,群山耸立,隐隐可见绵延百里的城镇暗影。 “我们已疾驰了几个时辰,再有数里便到了漠城了。” 他的语气平淡沉静,却好似有着彻骨的淡漠。 身旁几人早已疲惫不堪,精疲力尽,闻言面露惊喜,恨不能一蹦三尺高:终于可以有个歇脚之处了! 一个亲随举着手中的马鞭,遥遥指了指远处,毕恭毕敬道:“殿下,我们这一路马不停蹄,大伙都已然累极,不若我们先找个地方歇息片刻再继续上路吧?” 几人也都带着期盼的目光看向李临舟。 高贤林瞥他一眼,拂去衣袖上的水珠,不赞同地摇了摇头:“不行。大伙莫不是忘了,我们还要赶着去和陈寺卿他们汇和,若是不加快赶路,耽误了事可就不好了。” “且距我们离开已有半月,楚王和九公主他们定然已经发现了我们离开。这一路上,我们为了甩开他们,不断依靠着地形弯绕,走得都是小径而非官道。依照原定的计划,我们此行本该直接是去渭县,可现下却是改道去漠城,本就是为了不与他们碰面。” 亲随也明白这个道理,低垂下了头。 半月前李临舟早就料到会有人在船上动手脚,提前就派人联系了林巡检。在大火烧船,场面一片混乱之时,他们便坐着林巡检备好的小舟上了岸,并未通知池霜和李至律。 当时,永陵县驿站负责接待的官员早已侯了有多时了,见太子进来,个个极表讨好之意,伺候的极是殷勤。 李临舟几人本是想在驿站歇息片刻,却担心误了事,不敢多逗留,牵走了几匹好马,盘算好了路径,紧赶着上路,一行人晓行夜宿,马不停蹄地驰行。 所幸此刻将要抵达漠城。 李临舟此番离开长安,携带了许多黄金美玉、工农典籍和牛、羊之类的牲畜,此外,负责随行的官员加上一干侍卫,拢共有百余人。 为了不引人注目,李临舟将大半贡礼和人马交给了陈寺卿那一队人马,只给自己留下了一些货物,以便能够充作商人。 李临舟知道想要杀他之人数不胜数,携带大量人马实在是太过惹眼,平白给自己惹祸,况且他们的本意也不是为了与吐蕃讲和,乃是另有计划。交给陈寺卿或许更为合适。 陈寺卿此人位居要津,秉重持节,李临舟虽然不轻易信任何人,但对这位老臣还是存有几分信任,况且还有他的亲信隐藏在陈寺卿的队伍之中,能够时刻盯着他,若是出了变故随时会去信给李临舟。 山雾濛濛,鸟儿栖在蓊郁的枝叶间啁啾鸣叫,斑驳的树影落下笼在李临舟的身上。 他眼眸清澈黝黑,神色放空。 卢迟意拂开挡住视野杂乱的树枝,顺着高贤林的话说下去:“长史说得正是。我们此行本就是另有目的,若是被九公主和楚王知晓,恐横生枝节。九公主到底是前朝之人,也并非真的甘心做大魏的臣民,边境百姓不知中原已经易主,还以为是池家江山,她是否会与他们勾结尚未可知。楚王更不必说,他向来与我们对立,朝中的冯党也是处处挤兑我们,此次本与他毫无干系,乃是宫中贵妃出面,才让圣人将拟好的诏令又更改了。贵妃不过是深宫妇人,如何能知晓这朝堂之事,定然是受楚王所托,可见这九公主和楚王并非是安分之人。” 说罢,他看向李临舟。 李临舟没有答话,漆黑如墨的双眸望了望晦暗的天,收回了目光。 “走吧。” 他将竹篾压低了些,夹紧马腹,往着漠城的方向疾驰而去,衣袍随着劲风猎猎作响。 几人默默地对视一眼,纷纷打起精神扬鞭驱马追上。 …… 漠城上方乌云密布,城墙高十数丈,上插着一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