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城
李五叔要进城了,他的侄儿要接他去省城一起住。 这几天,每遇到一位乡亲,李五叔都将这个消息告诉他们。告诉乡亲们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想请他们帮自己拿个主意。虽然他说他不想进城,但是乡亲们还是极力劝说他去和侄儿一起住。 毕竟,李五叔此生进城当真不容易。 李五叔身有残疾,腿脚不便,说话也有些困难,这些都是与生俱来的。李五叔父母死得早,自五岁起便是由堂哥扶养长大的。他和堂哥在一起生活了二十年,这二十年间,堂哥有吃的都先想到他,对他极好的,从来不嫌弃他。 但在他二十五岁这年,堂哥堂嫂外出干活,却不想遭遇泥石流不幸罹难。从此,三岁的侄儿便跟着李五叔一起生活。 堂哥堂嫂不幸蒙难后,李五叔在乡邻的帮助下,学会了一技之长。他学会了用竹篾编成各种家用或农具织物,虽然起初编织并不是很美观,也只是乡亲们购买,但后来他慢慢将之拿到市集去换钱贴补家用。 从侄儿入学开始,到大学毕业、工作,这二十多年间,他已记不得自己编了多少织物,也记不得换得了多少钱,更记不得从家到市集的路上有多少次叔侄俩背竹织箩筐往来的背影。 由于自身原因,他这些年都没有娶过一门亲事,更也谈不上生有一儿半女。但是,他却将侄儿视为自己的亲生孩子,一直尽最大努力培育着,哪怕这努力尽显笨拙。 侄儿是李五叔一辈子的骄傲,虽然自小便和他学编竹篾、卖织物,甚至还承担家里面的农活,但是侄儿很懂事,很孝敬他。更难能可贵的是侄儿的勤奋上进,聪明好学。 从读书开始,侄儿在学校成绩一直优异,所以每年的学费都会获得学校或多或少的减免,并不用他太过于操心。侄儿省吃俭用,利用课余时间兼职,赚取零花钱…… 如今,侄儿大学毕业在省城工作五年。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了房,便要接他去住。起初李五叔心里是很抗拒的,因为他长到这个年纪,去得最远的地方便是乡镇的集市,他甚至连隔壁乡镇的集市都没去过,就更别说县城和省城了。 其实,与其说他是抗拒,不如说他是惧怕。他从出生以来,一直都生活在村子,他腿脚不便,说话也不流畅,但乡亲们都知道他想表达的意思。若是去城里,一来不会乘坐交通工具,二来外出与人交流都成问题。 他有一百个不进城的理由,但侄儿却始终只有一个理由。 那就是侄儿多年一直重复的那句话:“等我以后出息了,我就来带着叔叔跟我一起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这五年,侄儿做了李五叔很多次思想工作,但是都没能说动李五叔。李五叔总是以“我一个人在乡下住惯了,不想去城里给你添麻烦”拒绝。 李五叔不想进城,因为他知道侄儿在城里生活不容易。侄儿在城里,一切都是从零开始,他不想给侄儿造成累赘。 直到一年前,侄儿回家过节,带来了一个女孩。那女孩一进门就管李五叔叫“爸”,直接将李五叔叫懵了,极力解释。可那女孩却说,她是侄儿的高中同学,她也早就知道李五叔不是侄儿的亲生父亲,但是侄儿在外边一直称呼他为“爸”。 那一次过节吃饭很温馨,女孩也说明了来意。原来,侄儿他们准备一年交房以后就结婚了,而结婚以前就是要接李五叔去和他们住…… 李五叔,最终还是决定去城里住。他有很多的不习惯,不习惯城里的嘈杂和许多陌生人,也不习惯在城里没有乡亲们说话,更不习惯侄儿和媳妇叫自己“爸”。 但他习惯了孙儿叫自己“爷爷”,也习惯了城里的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