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9 章
“小女子随便走走便是。这村子宛若世外桃源,实在漂亮。” 宋员外着实没想到一个带着婢女家仆,穿着体面的少女能提出这么个一点不闺阁的要求,愣了一会才命人去请夫人出来作陪,带着她去村里旅游。 秋江怎么代表秦淮帮去争取宋员外暂且不提,楚亭月等宋夫人过来,行礼告退,她注意到很有趣的一点——这场会谈,宋员外介意她这个“局外人”在场,却一点没有请冯素回避的意思。 而那位冯教谕也丝毫打算回避的举动。 宋夫人和那位刘娘子截然不同,礼仪得体,沉默寡言,不是把天聊死,而是压根聊不起来的那种人。 楚亭月只能挖空心思找话题,最现成的自然就是遂昌这地方好像人人都热爱的——五仙信仰。 她说了自己初登迎仙岛的震撼,顺便表示明天去参拜的时候要请神像回去供奉。 “姑娘还是三思。” 楚亭月:…… 一直只是嗯啊点头的宋夫人缓缓道:“姑娘从异地来,对我们这里的习俗还不熟悉,不要贸然请神像。供奉五仙的忌讳很多,尤其讲究心无旁骛。供而不诚,更遭大祸。” 这是宋夫人讲的最长的一段话,她神情严肃,语调沉稳,让楚亭月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 “拜拜是好的,心意在,神仙是知道的。” 此后,她又恢复了沉默寡言的样子。等楚亭月问起“仙童是怎么回事”干脆直接让随从的管事娘子来讲故事。 仙童是涂村的“特产”,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已有百年,就比五仙降临晚了十来年。 遂昌这个地方不但没有和尚庙,连道观也整齐划一—统统叫五仙观。 想要分清楚,只能用地名。 若是遇到一个地方香火太好有了两个,比如遂昌县城,那就是县城北关庙、县城东关庙这种称呼。 当地百姓干脆直接用地名代替,比如“去东关烧香”“到舒家镇求个签”。 涂村却因为仙童的存在,五仙庙有了另外一个代称——仙童观。 涉及仙妖魔怪的民间故事大同小异,甚至可以说一个模板走遍全国。 五仙降临,斩妖除魔保护地方的故事是这样,仙童的故事也差不多。 据说那是元朝中叶,涂村这里出现了妖魔之祸。 这个妖魔到底是什么玩意谁也说不清楚,到底干了什么其实也不清楚。 总之就是各种肆虐,又要吃童男童女,又玷污妇女。一个不开心就暴雨肆虐,山洪爆发,瘟疫横行。 百姓苦不堪言,于是勒紧腰带省吃俭用凑了钱请道士来降妖伏魔,自然一个个铩羽而归。 其中有一个有点本事的,总算和妖魔之王搭上了话,告诉乡民说只要他们按照规矩供奉,他就约束群魔,不但不再害他们,还能保他们三年平安。 祭品要什么呢——一对童男。 这种故事听起来很带劲,其实压根找不到任何逻辑可言。 妖魔以前是缺童男吃么?不缺啊! 要按照三年一对来算,光一次洪水死的儿童就够供奉十七八年。 从逻辑上说,这笔买卖一点也不亏,但是在故事里当地百姓死活不同意,把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精神提现到了几点。 妖魔很生气,于是电闪雷鸣,暴雨如注,巨石翻滚,河流怒吼。 涂村一对十岁兄弟不忍乡邻受难,瞒着父母村人,携手上山,从容赴难。 他们登山时不断向神明祈愿,而随着他们的一步步走向山上,雨止雷停。 翌日,涂村百姓在山上找到了这两个少年的尸体,据说“不见伤痕,宛然如生”,不仅如此,停灵数日、尸身若旧。 两个少年下葬的那一日,涂村所有人做了同一个梦——少年们的心愿上达天庭,仙人镇压了妖魔,把两位少年的灵魂接走,至此得列仙班,不入轮回。 激动的涂村百姓在山顶修建了一座小庙,供奉两位少年,称作“仙童观”。 此后这一代连续多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直到元末,兵灾横行,大旱再续,生灵涂炭之时,又有两个男孩登上后山,请求五仙再临,并愿以身为祭…… 接下来的故事顺理成章,男孩用生命换来天恩。从此当地有了献仙童的习俗,三年一度,他们坚信这些仙童在自身成仙的同时,也会护佑当地。 楚亭月听得…… 但她也发现一个问题,三年一次祭祀,每次两个男童,这个村子的确不小却也绝对经不起这样的消耗。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