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这个后续,有点神奇啊!
田,一时半会很难搞得清楚,唯一弄明白的就是旧有齐国的桑麻田多到恐怖的程度。 那是自然的事情,谁让齐国曾经是个纺织大国,想要获得足够原料,怎么可能少了桑麻田呢? 原先的智氏也是那种情况,桑麻田的数量极多,后来才在智瑶的干涉下逐渐改为产粮用田,多少则是影响到了智氏对桑麻的获取,进而减低了智氏的纺织产业。 没有什么是十全十美的事情,差别在于人怎么去选择和布置。 智瑶后面将桑麻田部署到河北去了,事实证明则是一个绝佳的做法,原因在于那片区域的降水量太过充足,大量的桑麻田能够对改变地理环境起到作用。 人口方面?唐国的人口约在四百七十万左右,以数量而言算是各诸侯国中的最多。 能够有那么多的人口,自然是智氏接连吞并了那么多的国家以及家族,仅是灭掉魏氏就能增加五十万左右。 战国初期的四百七十万人口,无疑是一个比较恐怖的数字,看就看智瑶能不能消除掉旧有各国在黎庶心中的地位了。 想着事情的智瑶几乎没有在听钟全跟罕达进行会谈。 现在智瑶已经是一国之君,该有的排场要整起来,怎么能够亲自与人商谈国事呢? 负责跟罕达沟通的就是钟全。 而钟全接下来会在唐国获得高位,却不是执政之类的玩意了。 “姬周本就执行三公九卿制度,只不过是未完整版。唐国的建立还是有些仓促,只是不能延续当前各诸侯国的做法,必须做出一些改变。”智瑶在想的就是这个。 三公九卿确实是出自姬周王朝,后来在西汉才全面完善。 说这一次立国太仓促,主要是智瑶还在使用什么制度上犹豫不决,以至于国家是建立了起来,不确认使用什么制度,导致官职方面还没有任命,仅是给予了高规格的待遇。 按照其余人看来,唐国除了继续走诸侯国的制度,还能是什么呢? “肯定不适合用三省六部,目前没有那么多的人才,哪怕凑数也凑不出所需要的人员,再则凑数还不如没有。”智瑶看到罕达站了起来,停止思考将注意力收回来。 “如此,臣告退。”罕达对智瑶行礼。 怎么罕达会对智瑶用“臣”自称?这样没错,不管郑君易还是唐君瑶,他们都是周天子的诸侯之一,等于各自的臣子不归对方管,该是“一家人”就是。 另外,怎么变成了郑君易?那是郑君胜已经薨逝了。 在当前的局势下,除非是极少数的国君,要不然薨逝很难引起列国的注意。 郑国依旧是二流强国,然而郑君胜的薨逝时机有点不对,大家全被楚国的会盟以及智氏化家为国吸引,派个使节前往吊唁的流程会走,其余很难奢望了。 在楚国没有牵头组建联军攻打唐国的这种背景之下,郑国更换了一国之君,并且迫切希望能够跟新生的唐国有一个不错的开始。 “君上。”钟全用新称呼心里多少有些别扭,一定不会表现出来,顿了顿之后才继续说道:“郑国愿以‘燕’地置换‘祭’地。” 这个“燕”地指的是原先的南燕。 智瑶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如此便好。” 唐国有“虎牢”这个战略要地,有没有“祭”地并不重要。 说得更明白一点,那个“祭”地没有难以攻打的山川险地,唐国不想过分刺激郑国的话,没有余力去重新恢复生产,开发了也可能毁于战火,置换“南燕”会是一个妥善的选择。 对唐国来讲“祭”地无关紧要,但是对郑国来讲“祭”地是“新郑”的北面门户,进行置换有利于唐国接下来跟郑国的邦交关系。 郑国这边的人离开。 一直在等待的韩庚立刻求见了。 韩庚行礼之后,说道:“庚不为晋正卿。” 一句话而已,说得智瑶很明显的愣住了。 智瑶问道:“如此,庚欲何为?” 韩庚没有丝毫的犹豫,说道:“入唐!” 再讲一遍。 什么玩意来着? 老实说,智瑶有预料过这种情况,只是没有想到真的成了这样,一时间有点没能反应得过来,给愣在了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