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三十八章 主大陆四境之别
在远古蛮荒时期,主大陆就有东、西、南、北四境之说。最一开始的时候,只是初代玩家为了辨识方位所做的区域划分,并没有明确的范围和边界,直到圣兽降临和商团入驻,人类的活动范围扩大至整个主大陆,四境的范围和边界才逐渐确定下来。
只是,随着蛮荒异种的封印之战,空岛坠落和大海啸降临,以及万族大战和神秘衰退的爆发,主大陆的地形地貌出现极大的变化,使原本的四境划分变得有些不合时宜。
所以在氏族林立时期,那些觉醒者便依照主大陆当时的地形地貌,以及他们之间的某种共识,对四境的范围和边界进行重划,并一路沿用至今。
在王国崛起时期以前,因各地区的地脉能量场域还不是很强,尚且没有极端性天候出现的关系,主大陆四境之间的交流虽然不是很频繁,但也没有太大的阻碍。
海外之地的海贼和海盗,当初之所以能顺着江河海峡,深入主大陆腹地劫掠,原因就出在这里。
随着原住民NPC势力日益壮大,地脉能量场域越来越强,极端性天候相继出现,四境之间的联系虽未彻底断绝,但也相差无几。
于是,四境的发展便开始有了明显的差异。
东境,受东土神州大夏国、大商王国和大周王朝的影响,原住民NPC势力都比较重视耕作和基础建设。
因此,东境的蛮夷势力在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大多都选择改变体制,朝正统势力发展,比如曾经的匈奴帝国和佚名古国,以及佚名古国崩解以后,继承其大半传承的百蛮王国等等。
在东境,除了沙漠戈壁等不适合耕作的地形,以及蛮夷势力的疆域,只要有原住民NPC居住的地方,周围都有成片的农田存在。
庞大的粮食产量,养活了大量的人口,而大量的人口,带来了庞大的需求。
在主大陆四境中,东境不仅是人口最多的地区,也是商业贸易活动最频繁的地区。
不过,东境的资源终究是有限的,人口越多,各人能分配到的资源也就越少,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来满足自身的发展,东境的原住民NPC势力便透过各种方式垄断资源。
因此,东境原住民NPC的整体实力也普遍较低,绝大多数人活了一辈子,都达不到正兵的水平。
在万族大战结束以后,并非所有万族都撤出了主大陆,四境都有万族遗留,不过整体来说,西境遗留的万族数量最多。
人类、万族和混血种族之间的战争,也自万族大战遗留下来,继续在西境延烧着,直到紫罗兰王国,也就是后来的紫罗兰帝国崛起,也渐渐地扭转这样的局势。
但是,并非所有的人类、万族和混血种族都愿意放下仇恨,接纳对方的存在。
所以,在西境各大帝国的体制崩溃以后,西境便再次陷入战争的泥沼,荒野充斥着各式各样的【野怪】。
这也导致西境的原住民NPC数量相对较少,且多聚集在一起生活,鲜少有村级和乡级领地存在。
与此同时,西境的原住民NPC也格外重视所谓的基础战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哪怕是最基础的农民职业都有相当的战力,在经过几次职业升级以后,甚至能达到精兵的水平,堪称全民皆兵。
北境有着丰富的天然资源,但这些资源都隐藏在无人区当中,有D级以上层次的瑞兽和恶兽镇守着,如不想引发兽潮,甚至与其正面交锋,就无法大肆开采这些资源,只能凭自身的武勇在无人区历练之际,少量地开采这些资源。
因此,相较于东境和西境,北境的社会型态完全不一样,没有常规的正统势力存在,除蛮夷势力以外,就是由蛮夷势力晋升的古国,如现存的蛮荒古国和血魅古国。
北境的原住民NPC崇拜强者,追求强大的个体实力,因为有强大的实力,就能从无人区获取更多的资源,而有更多的资源,就能让自己所属的原住民NPC势力变得更加强大。
也正因如此,养成北境原住民NPC很是直接,甚至可以说是蛮横的行事风格。
在北境,强大的实力便是秩序,只要你有压倒性的实力,所有人都得遵从你的意志。
若说东境的特色是一望无际农田,西境的特色是无所不在的野怪,北境的特色在于星罗密布的无人区,那南境的特色就是不断变换的地形地貌与其独特的城邦体系。
空岛坠落、大海啸和万族大战,虽然没有在南境留下深渊、海峡,以及无尽大山等天堑地形,却让南境的地壳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
除却少数地区以外,南境大多数地区的地形地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一次变化,有的是周期性的,有的是突发性的,有的可维持几年甚至几十年,有的却只能维持几个月甚至几天的时间。
今天你在这个地方看见的是沙漠,过几年时间再过来看,可能就变成一片汪洋,再过几年回来看,可能又变成了雨林。
这还是长周期性的变化,要是遇到短周期性,甚至突发性的变化,那才真的让人头疼。
随着地脉能量场域越来越强,极端性天候的出现,这样的地形变化看似获得改善,实际上却截然相反。
被地脉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