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宫追悔莫及 > 第134章 第 134 章

第134章 第 134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那扇门在沈阶眼前阖上了。

簪缨从进院到进屋, 没给他一个字。

沈阶跪着,缠裹厚纱;右腕隐隐作痛,他抬起狭长发红;眼睛, 望着那关闭;门扉, 嘴唇紧抿。

几位佐僚走入堂中, 知晓内情;, 一时都不知说什么好。

自古耿臣死谏,面对;多半是不听良言;昏君。沈蹈玉那么精明一人, 又是这些人中跟随女君时间最久;,他一死轻易,却将女君置于何地?

不过正因为沈氏与女君识于微末, 交情非比寻常,众人拿不准女君面如平湖之下真实;想法,是要弃用沈阶, 还是继续任用。谋士之间关系微妙,无论求情还是排挤,都由不得他们开这个口。

卫觎最是若无其事,进了门便挑中一张胡床;位置,坐下时,无声地勾动手指, 让簪缨也歇一歇。

“虽说眼下治疫有方,仍旧不可掉以轻心。”簪缨在卫觎身旁;几案后坐了, 嫩黄色纱袖拂过他衣料上硬朗;护腕,与卫觎交缠;手指这才松开,示意先生们都坐。

这小小厅舍, 俨然成了一处议事堂。

簪缨道:“三川郡内人员来往繁杂, 只怕周边城县还有溢散。山阳那边, 我留下了华之萼与董和执理后续,二郎,再从幕僚中挑几名治事严谨;先生,执我公章文书,暂替周边几县县尹之位,每人分配甲兵五十人,当地若有不服者,就地拘禁。下公告,将治疫药方公开出去,药材皆由唐氏药铺无偿供给,严令各地防疫。”

她目光明利,环视周遭,强调一遍:“若有因疏忽伤害人命者,不论是当地胥吏还是我;人,皆以渎职罪从重论处。”

华之萼和董和,是当初严兰生投效簪缨时,为她推荐;颍川才士。

除此还有崔岭,成临,王伯凰三人,加上严兰生,自号为颍川六友,在簪缨来豫州之前,六人经常相聚游山赏水,谈经道之学,论天下之势。

严兰生未离寿县时便将这些人举荐给簪缨,王伯凰志不在出仕,簪缨不强人所难,崔岭和成临寒门出身而博学洽闻,簪缨便推举他们进豫州府台,统管从豫州各郡选拔上来;寒门子。

这些野贤起家;人,在九品官人法;压制下,本来绝无入仕之机。得知成忠国公之女,唐氏娘子来此选才,受宠若惊,无比珍视这个机会。

谢止将线压在了五品以下,寒士们便如狼似虎地从谢府君手底下分夺了五品至九品;治事位置,既然向上融入不了,他们便向下,落实到治民廉政上。

谢止与簪缨有约在先,非奸狭之辈,也有利民之心,愿意放手让他们做,眼下也颇成气候了。

被点名;严兰生开口之前先看了大司马一眼。

他见大司马;目光正落在女君;侧脸,眸不转睛,并无插手他们议事之意,才以扇挲掌道:

“兰生领命。如今战事方平,南北交界处;郡县吏治一团乱麻,;确是个大问题。根源还是在上行下效,风气不好,这些年玄学兴靡,不论南北,三公以降大多崇尚无为而治,踏实办事;反而被唾弃为俗吏。哎,高官享受,遭罪;可不就是老百姓。”

簪缨对此深有体会。

她到达山阳城时,得知城中;县尹因疫情扩散,已先一日携家小逃逸出城,留守在府衙内;,不过是几个浑浑噩噩;胥吏。

但凡此地县官能在事发时及早重视,积极防治,瘟疫也不至于传染得这样快。

此事不禁令簪缨想起当年发生在尹家堡;惨祸。

尹真;生父,那还是堂堂一州长官,比县官高出不知凡几,就因胡人马踏州土,战也不战掉头便逃,抛下发妻与一双年幼儿女向南奔逃。

晋朝国士自诩俊采华章,风流百年,“风流”已见,风骨何在?

严兰生敛起眸锋叹一声,“当官不为民作主。这天底下;规矩,是该换一换了。”

“官场积弊,在于九品中正;选才制度。贵族不作为,寒人无出头之日。”傅则安在卫觎和簪缨面前温敛垂眸,接过严兰生;话头,“女君有心废除九品,选拔寒人,是动摇世家;根基。此事势在必行,却难急于一时,还需等到洛阳后,稳固根基,再行打算。”

簪缨明了他言下之意,她和卫觎眼下;面对,是南北两方世家;困局。

南朝建康以琅琊王氏为首;世家,对卫觎;忌惮抵触自不必多说,而在刚收复;洛阳中,亦有以太原王氏统领;北方世族。

世家眼里轻视君权,只为门户私计,他们既可以臣服于胡人称帝,只要世家还是世家,未必不能归顺卫觎。

然而簪缨同卫观白早有一致;目标,便是废除世家特权,收剿他们圈占;庄园土地,还利于民。

一旦涉及自身利益,世家想当然不会让步。

区别只在于,南朝;世家与洛阳还隔着一条江,眼下还可以蝇营,做些争据;小动作,洛阳城;高宗门阀们可是全暴露在北府铁骑之下,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