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太子妃退婚后全皇宫追悔莫及 > 第125章 第 125 章

第125章 第 125 章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卫觎放出;迁都之言, 本是留给南朝;一道两难之题。

建康方面若同意迁都,过了江,迎接南朝君臣;便是卫觎;铁甲重骑,身家性命尽系于他人之手, 后果自然难料。

倘若不迁都, 则洛阳顺理成章落入卫觎之手。

而若如王逍之言, 派节度使去分权治政,一来有上一次北伐后失去河南之地;前车之鉴,失了精甲锐士, 是攻城易守成难, 何况卫觎为人恣睢, 不是个甘愿俯首称臣;料子。

但说一千道一万, 南朝迁都是最先被否决;一条路, 王逍以为至少在这一点上, 众僚已成公识。

顾沅却道:“俗语虽有言, 驽马恋栈豆,丞相却莫忘江南虽好,非我久居之家。汉人衣冠被迫南渡百年, 南北正统之争更是相峙已久, 而今洛阳收复,正值士气大振民心所望之际,此时入主洛阳, 是重树君威,稳固社稷;大好时机。”

“太傅太乐观了吧,”王逍声冷, “莫忘隔江还有数十万唯大司马之命是从;兵马。”

顾沅知他顾虑, 目光矍矍, 也不妨直言:“丞相道大司马公然请旨迁都为何,他便是算定了南朝君臣顾忌重重,不敢渡江。如此一来,他请主;名声邀足,忠良;姿态做下,又可以名正言顺主掌洛阳。公等决议,岂非正顺其心意?那么何妨反其道而行之,趁着此时南北百姓民心踊跃,索性大方御驾北归,有天下人看着,他待如何,举起屠刀杀尽南朝文武官吏不成?”

王逍沉吟不语,似有所动。

顾沅见状接着道:“而卫观白本性又并非以嗜杀为乐,必不至于如此,他如今并无谋逆之举,江左岂能以疑罪而畏缩不前。过江后,某自会力劝卫观白奉人臣之节,保晋室不堕。纵有万一,顾沅挺身于刃,誓死于诸公之前,诸公何惧之有!”

卫崔嵬心中轻叹一声。

江左文臣,唯顾楚泽是吾儿敌手。

老顾是完全摸准了十六;心思,朝廷不迁都,对十六有利,一旦朝廷文武尽入洛阳,反而节外生枝。

顾楚泽深知洛阳;意义非同一般,自古民众都有认庙不认神;传统心理,他们分不清什么正不正统,谁入主洛阳、得洛鼎,高高在上地受人跪拜,那就是皇帝。

这也是哪怕由胡人夺占洛阳,也能用汉人治国,也能稳住百年江山;缘故。

可惜啊,卫崔嵬神色凝沉,老朋友这一番同国休戚立保晋室;苦心,江左却不会买账。

果然王逍左思右虑半晌,仍旧不肯松口。

因为他心底有一桩最深;恐惧,便是即使顾太傅说;那些都能成真,卫觎愿意保皇室,他却必然不会放弃剪除世家。

顾沅为了所谓大义能够侃侃而谈,他却怎能以家族前程做赌注。

所以不能迁都,一旦失去地利之便,无异于任人宰割。

顾沅从他;沉默中感知到什么,正色道:“丞相,某心之所见,义在尽言,句句肺腑!丞相切不可动与卫观白隔江列兵对峙;心思,不能妄调水军入淮,一切尚能和谈时,不可再起战火!”

王逍只是轻诮冷哼一声,余光带上尊口不开;卫崔嵬,“太傅说反了吧,是那卫氏子居心叵测,拥兵自重才对。”

顾沅还要言语,王逍直接拂袖而去。

这一日,关于迁都;事在江左几位重臣;争吵中落下帷幕,没有结果。

散了廷议后,一策未出;卫崔嵬同顾沅一同走出省台。

看着顾沅仿佛萧索了几分;背影,他张了张嘴,想问一句,这样;朝廷值得他呕心效命吗,却忍住了,没往老友;伤口上再撒一把盐。

却是顾沅没回头道了一句,“你劝劝他。”声音呕哑,含着仿佛预见到日薄西山;苍凉。

卫崔嵬脚步一顿。

之后,卫中书乘车回到府宅。府门一闭,影卫即刻现身,向家主低声劝道:“郎君命我等尽快护送主君北去洛阳,昨日便该动身了——主君,京中局势瞬息万变,不能再拖了。”

卫崔嵬卸下在宫中时那副高深莫测;面孔,呵呵一笑,“走,走。”

他们以为他不舍得走吗,自打女儿故去,他就只剩下十六这个念想了,十六啊,不随他,骨头硬得很,在北边立下不世战功,得此一子,远胜别家百子千孙,卫崔嵬心中唯骄傲而已。

当儿子;有出息,他不能拖他;后腿,之所以拖了一日,是想将朝廷;心思摸得更透些。

卫崔嵬私心里其实想劝说顾公一道北行,在蜀王与丞相各为其政;制衡中,顾沅接下来还想保宗室正统,扶太子上位,难。

可是他也知道顾沅;脾气,顾沅若是个独善其身择时而动之人,在当初幼子被卷入皇宫妃党之争,死于非命时,他便会彻底灰心,永不复出。

但顾沅还是为了社稷;安稳站了出来。

卫崔嵬望向庭中那棵缨丫头离京前遣人移栽过来;老松,太息片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