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发脑疾,生死不可知
巧姐儿和青姐儿跟在小刘氏身后,三个人都背着一个筐子,里面都是从赵大娘家买来的鸡鸭鹅雏苗儿。 娘三个走的并不快,小刘氏这个岁数有了身孕,心里是比年轻时候都小心几分,实在是乡下妇人,没过去生产这道鬼门关的太多了。 到了家,巧姐儿接过小刘氏背上的背篓,“伯娘,我和青姐儿去归置它们,您回屋里歇着去。” 小刘氏笑呵呵的应了,卸下筐子,“你们把圈门关严实了,这小雏崽子,跑了就丢没影儿了。” 巧姐儿嘴里应着,手里接过筐子,跟着青姐儿就奔了后院。 两个小的在厢房里听到院子里的声音,知道这是把鸡崽儿带回来了,两个也不练字儿了,穿鞋下炕,也追着两个姐姐后院子去了。 巧姐儿和青姐儿刚把三十只小鸡崽儿放进鸡圈里,那两个弟弟就跑到身边儿,扒着柳条筐边沿儿,翘着脚儿往里看着。 巧姐儿觉得弟弟们这小样儿萌的不行,弯腰捧出一只鹅崽儿,“小竹,这个给你,不过只能玩儿一会儿。” 王竹笑嘻嘻的接了,巧姐儿又捧出一只,给了王林,“只能玩儿一会儿。” 王林乖巧点头,眼里只盯着手里的鹅崽儿。 青姐儿关好鸡圈门,转头对着三姐弟威胁,“你们三个就知道胡闹,看娘知道了不骂咱们的,尤其是你们两个小的,玩儿死了,将来就罚你们吃不到鹅肉。” 王狗儿家的鸡圈做的宽敞,有封闭的棚子给鸡躲寒,在外面也有一点空场给小鸡活动,因着王家的院墙做的够高,后院的墙头本就一人多高,上面还插着高高的小树桩,这也是防着家禽被进村的黄鼠狼什么的祸害了。 巧姐儿看着毛绒绒的小黄鸡崽儿,心里喜欢的不行。青姐儿见两个弟弟也不理会自己的威胁,转回身儿接着把鸭鹅入圈,关着圈门儿,嘴里小声嘟囔,“过些日子,又该打鹅草了。” 巧姐儿收回视线,看看青姐儿,小孩子看着一脸不情愿,轻声问,“很不好打吗?” 青姐儿撇撇嘴,“就是河边儿上那些矮草,鸭鹅都爱吃,只是那玩意儿总是湿漉漉的,弄得鞋子衣服脏兮兮的。” 巧姐儿笑道:“这有什么,你不爱去,以后我去。” 青姐儿摇了摇头,“我倒是想呢,我要那么干了,我娘又得呼我一顿扫炕扫帚。咱也是十岁的大姑娘了,再挨打,那多没面子?” 巧姐儿点点头,“咱们家青姐儿不光是个要强的,还懂得顺势而为。” 转过头对两个弟弟说道:“你们两个要学着青姐儿这一点,就是我和大哥,也应该学习这一点。” 两个小的抱着手里的鹅,乖巧点头。 王狗儿和板儿回来,知道巧姐儿几个把家禽崽子都弄回来了,饭后也没休息,赶着马车就去了邻村,把预定的三个猪娃子接了回来。 三只小猪一黑一白还有一只黑白花儿,撅着屁股在猪圈里直哼哼。 巧姐儿还是第一次见小猪儿,心里感叹,原来这世间,最干净的好看的,都是小的时候,无论人类还是动物。 家里又有了这些小家伙,活计倒也没增多少,地气儿没上来,小草刚刚露头,喂养这些小家伙,还是以粮食糟糠为主。 整个平安村的村民,这些日子都在村口的田地上忙活,人们盼着春雨过后好种田,阴历三月底了,也到了春耕时节。王狗儿父子俩早就做好准备,因此并不着慌。 这日一早,板儿起床。两个小的平日里也都跟着哥哥起来,今日却只有王竹爬了起来,一边穿衣还伸出一只手去,不时的推推被窝里的王林,“起来了,巧姐姐今早给咱们做蒸饺儿。” 王林红涨着小脸儿,整个人呢酣睡不醒。要是平日里,他是双胞胎里起的早的那一个。 板儿叠着被子,转头打量被窝里的弟弟,看见小孩儿睡的红透涨脸儿,心里一突,放好被子,弯下身子,伸手放到王林额头,神色大变。 “大哥、、、”王竹也变了脸色,虽不知道王林怎么了,但是也从板儿表情上看出点什么了。 板儿轻声对王竹说:“去告诉爹,小林病了。”说完拿过王林的衣服,开始给弟弟穿衣服。 王竹穿上鞋子下炕出屋,很快就找来了王狗儿,王狗儿看见儿子穿戴整齐的窝在板儿怀里,只人却没醒,唬的睁大眼睛,“这是怎么了?” “不知道,爹爹,咱们赶紧收拾,小林身上烧的很,关键是没有一点神智的样儿,我踅摸着咱村的大夫是不成的,别把小林的病耽误着。” 巧姐儿正在厨房里忙活,把一个个白胖儿的蒸饺儿从锅里起出来。王竹进了厨房就嚷嚷,“巧姐姐,青姐姐,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