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认福气,姐妹各思量
茶碗续上一杯茶,“春华这话说得对,还得听娘的,说实话,当初我也舍不得那一千两,只那话说不出口罢了。” 老刘氏美滋滋端起茶碗,喝上一口热乎茶,这才说话,“那可不是那么说的,这家里到底是姓王,还是姑爷的家不是?我老婆子当初倚老卖老,携着你们去那么做,说到底,是我老婆子心里有底,咱们姑爷是好样儿。我这岳母在姑爷家过着这般日子,就是那在儿子家养老的婆子,有几个有我这般滋润?” 王狗儿听了这话高兴,“这还是娘,什么都说在明处,咱们做错了立马就能改正,并不像别人家老人,什么也不说,小辈没注意,老辈就开始找小脚,事情越弄越差皮了。” 老刘氏笑道:“你们在我眼里,啥时候都是孩子,春华和你如今对巧姐儿这样儿就好,和自己孩子也没啥差别。我看巧姐儿和咱们也不离心,想着什么说什么,只要她觉得是对家里好的事,想到就会说。人心换人心,这不就是了,你们对她不好,孩子就会小心翼翼,如此越发生分了。” 小刘氏停了手里针线,“娘,我心里觉得巧姐儿来家这几个月,比青姐儿都贴我心,您放心吧,咱们以后对巧姐儿也不带差样儿的。” 王狗儿点头,“有巧姐儿给咱们家当长熄,将来就是去了的那天,也不会担心几个小的,巧姐儿心思良善,总不会眼见着几个小的遇见难处,撒手不管就是了。” 老刘氏看看姑爷女儿,“这话说对了,就是这个理儿。你们俩啊,也是有福气的。” 王家几个孩子日子过的再充实不过,每日里除了帮家里干活,并没有出去和村里小伙伴疯玩儿的时间,这开了春,天儿也暖和些,就有几个孩子不时找来。 这日板儿和巧姐儿正要出门,就见大门口一个少年高声喊着板儿,“板儿,去打柴不?” 板儿出门,见是王虎子,一时有点纠结,板儿已经和巧姐儿准备好了要去山里,这会儿王虎子找来,他本心是不想着巧姐儿和村里少年们认识的。 他转过头看了一眼仓房门口拿着镰刀的巧姐儿,见巧姐儿正洞若观火的看着自己,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那样小心思长起来的小火苗儿,还是被他理智的掐断了。 巧姐儿真要在这里生活一辈子,那他王板儿还能把她藏着一辈子不成? 板儿心里有了决断,“我和我家妹妹,也要去打柴,咱们一道去吧。” 王虎子在板儿回头的时候,也往仓房门口看了一眼,见一个陌生的小姑娘,俏生生站在那里,半大的少年,脸上就带出点红来。 王虎子笼着手儿,往前走了两步,都快把头贴在板儿耳边了,“那个就是你们家卖地,给你接回来的小童养媳?” 板儿脸上也红了,心里却喜欢听别人这么说他和巧姐儿的关系,他轻轻地点了头。 王虎子拍拍板儿肩膀,“你这小子,是个有福气的,咱们村好几个光棍,你这才多大,你爹娘就把问题给你解决了。” 板儿笑着又转回身去看巧姐儿,“大妹妹,和我们一起去吧,这个是我兄弟,倒无碍的,咱们庄户人家,原也不讲究那么多。” 嘴上说着,心里却想着这王虎子经了这遭,再不会上门来找他了,以后不和巧姐儿进山的时候,他去找他就好。 巧姐儿跟在前面两个低头耳语的少年身后,距离总有几步路远。 两个小子的别扭,在巧姐儿看来,就跟看王林和王竹的小别扭时候,一个心境。 巧姐儿对板儿这么大的孩子,就看做弟弟。对王竹和王林,这样的幼童,既有姐姐的疼爱,也有女孩家骨子里带出的母性的宠爱。 这三人一路上山,最自然的反倒是巧姐儿。 巧姐儿捡到了几只野鸡蛋,找到一把干木耳,两个少年各自砍了一捆柴,就都家去了。 晚饭后,巧姐儿和青姐儿正要去板儿兄弟几个的厢房,就听老刘氏对两个小姐俩说了,“等过两日,我带着你们去找小红,我看着你们别的定会学得很好,就这女红上差了些。小红是大家里做这些活计的,她教你们总好过我和你娘教你们。” 巧姐儿虽然不耐烦学绣花,但是心里高兴又更多机会见到小红,就答应的爽快。 青姐儿更是一直盼着学刺绣的,就是那日大人们提过,再没人搭理这茬。今日姥姥提了,忙点着头表示自己一定会学好的。 两姐妹走出正房,巧姐儿笑话青姐儿,“你倒是好学,我小时候都是被逼着学这个,还要找机会偷懒。” 青姐儿撇撇嘴,“你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你是不懂得,这女红好的姑娘在乡下说亲的时候,多占优势。” 巧姐儿笑道:“你个小孩子,就想着说亲了?别告诉我跟着我学认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