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事
灯、水、果五供,这水,又称七宝浆,乃日精宝浆、月华宝浆、星精宝浆、甘露宝浆、金液宝浆,灵光宝浆、玉匮宝浆混合而成。不过凡人供奉的水,只是平常的山泉水,敬个意思。” “至于那个铃铛,叫三清铃,是凡人发明的法器,怎么用,我也不知道。” 敖应听完,心里略微有了点底。走到铺着黄缎的长桌前,正琢磨着等下要怎么表演,忽然听人道:“老太太说昨儿府上来了个神仙似的道长,看荣国府里有鬼,一番好心,进来帮忙捉鬼。可惜我昨日没在,错过了。今日一见,只觉老太太真是没有夸张。一靠近道长,我便觉得心中爽快,什么烦心事都涤荡了清净。” 敖应侧过身,只见人群中走出一个美妇,丹凤眼,柳叶眉,头戴金丝嵌碧玉的珠花髻,并五簇钗头凤,姿态雍妍。敖应应付着笑:“夫人谬赞了。”又一道传音入密给了孙悟空,“这又是何人?” 孙悟空回他:“王熙凤。贾老太的孙媳妇。” 王熙凤含笑道:“这府上吃穿用度,一概都由我做主。我提前问一句,道长做一场法事,要收多少银子?” 凡人做事都要收钱,他不提条件,反倒像是有鬼。敖应想了想,张口就道,“不多,五千两。” 王熙凤:“……” 贾母:“……” 贾府众人:“……” 孙悟空:“……” 敖应又传音入密,“怎么,我提多了吗?” 孙悟空无语:“十两银子,已够寻常人家半年生计。” 敖应更无语:“我东海入海口凡人祭神,一次送来的东西就不止上万两。” 敖应正琢磨着要么给打个折,就见一老尼姑走到了他跟前,行了一礼,“贫尼听老太太说清净道长是自蓬蒿山而来,贫尼寡陋寡闻,不知道这蓬蒿山是哪处仙山?” 敖应道:“东海之上。” 净虚挑了挑眉:“哦?照此说,道长住在海上。” 敖应道:“不错。” 净虚道:“那道长是怎么过的海,上的岸?” 敖应道:“自然是飞……有飞禽载贫道过海。” 净虚道:“是何飞禽?” 敖应道:“仙鹤。” 净虚道:“仙鹤身轻,如何驮道长过海?” 敖应道:“一群仙鹤。”又补充道,“一起驮我渡海。” 净虚:“……” 王熙凤似笑非笑道:“道长是在开玩笑,还是说这世上,真有这样灵兽?” 敖应道:“自然是有的。” 王熙凤又道:“道长能驱使灵兽?” 敖应道:“自然是能的。” 王熙凤:“听上去,道长是有大神通之人。” 敖应不置可否。 王熙凤道:“恕我无知冒犯,道长久居仙山,不通凡俗,凡间找人做法事,要先看过本事,听道长自陈,比一众我平生见过的道士都厉害不少,道长说有鬼,我等见不着鬼,道长说做法事,我等不知这法事有用没用。不知清净道长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能叫人看懂的本事?” 众人都将敖应看着。 原来是觉得他在骗人。敖应又一道传音入密:“道士一般要会什么本事?” 孙悟空:“捉鬼,算命,看风水。” 捉鬼,但是没鬼。看风水,不算看得懂的本事。只剩下算命——他又不是司命星君,会看个屁的命。 敖应问孙悟空有没有什么应对之法。 孙悟空见敖应犯难,脑中灵光一闪——要是贾府把敖应当成骗子打出去,他不就没办法再找自己麻烦了?于是回他道:“我从须菩提祖师那里学的都是上天入地的本事,不通这些糊弄人的玩意。” 老天保佑,一定要把这个龙拆穿了。 贾宝玉从人群中走出来,维护道:“这位道长气度不凡,怎么会是骗子呢,我等凡人不知清净道长的神通,怎么能怪道长的不是呢?” 谁来把这个白痴叉出去。 净虚道:“宝二公子不必着急,这位清净道长既然敢说自己是有大神通之人,想必小露一手,就能叫我等凡人大开眼界。宝二公子不让道长出手,岂非是将道长看贬了?” 这老尼姑倒会说话,把敖应捧得越高,他等下越下不来台。我很满意。 敖应皮笑肉不笑,“这位师太说的是。”接着走到贾宝玉身前,“我可为这位公子算命。” 净虚冷笑一声,“宝二公子的来历京城中哪儿不知,道长要是算今生,算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