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李家坳
时候领头的衙役说,爬到坡顶之后再下去就是李家坳了。 爬到山顶果然看到山下只有这么一个村子,村子地势较低,稀稀拉拉的分布着几栋房子,房前屋后有不少大树,在村子的西边和东边有两块空地,三三两两的扎着黑色的圆顶帐篷,隐约可见下面有人在走动。 村子前面是大片的田地,一块块的种着庄稼,有的地方还是黑土,有人在蹲在田边忙碌着。更远的地方是荒草丛生的荒地,起起伏伏的小山丘。 这个村子风景不错。大家想。 进了村子,就见到几个小孩子向他们靠过来,然后不断有小孩子过来。他们不远不近的跟在车后面,叽叽喳喳的说着什么,孩子们说话带着口音,听不太懂,看样子是好奇车上的东西。 衙役驱赶着小孩子,让他们不要靠近车马,怕不小心被马车剐到。不过孩子们也只是好奇,倒也没有过分靠近。 衙役停好车,也不急着卸东西,先带着唐开泰等各家的代表先到村里的里正家,让里正来给大家量地。 里正叫李永福,是个五十多岁的汉子,衙役和他熟了,也跟着村人叫他永福叔。 唐开泰等人也跟着叫。李永福笑眯眯的和大家打招呼,虽然身上穿着粗布衣服,下摆还有一块补丁,但是人却不显得畏缩。 他是这村子的一村之主,朝廷的北迁政策出来之后,县丞就召集了各个村子的里正到县衙说明此事。 说明了每个村子大概会来多少户人家,让他们提前规划好村子里的宅基地,并且警告他们,北迁的人过来了,就是村子里的村民,里正要一视同仁,不能排外。 这话里的意思是,无论来了多少人里正还是里正。各村里正心里都松了一口气。 但是李永福却是不放心,无他,他们村子一共才五户人家,但是按照重新划分的土地,李家坳他要扩大到五十户,比李家坳人最多的时候还要多。他既激动自己能管的人越来越多,又忐忑他们村人少,会不会被外地人欺负。 随着北迁的百姓逐渐到长宁府,李永福忐忑的心却渐渐静了下来。别的县城都陆续有人迁过来了,可是北安县听说只来了十几户,都就近落户在靠近县城的村子了。北迁都进行了大半个月了,他们村才来第一户人家。 最近这段时日,来的人渐渐多了,李永福原本冷静下来的心,又忐忑起来。接待了几波人之后,他也渐渐摸索出来了,自己只管认认真真的给大家划房基地,丈量田地,做到事事尽心,公平公正,谁也挑不出他的错处来。新来的外乡人造房子遇到什么难处,他都出面帮忙,半个多月下来,和这些外来户都处的不错。 村民们相处的也很好,到目前还没出现什么纷争。 李永福见这次来的人中还有一个女户,不由得多看了几眼十月。倒也没说什么。 先带着大家拉着马车到规划好的宅基地的位置,指着一片缓坡的地带,说道。 “这里是宅基地,每一户宅基地三分,附赠院子、菜地七分,总计一亩地,包括院子、菜园子和房子。咱们村子原来住户少,宅基地比其他村子充足些。” 十月很是惊喜,自己梦想中的带着大院子菜园子的农家院这不就来了吗。 大家看着这一块地,有些高低不平,但是整体还算可以,于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了位置。基本上是在路的北侧,依次排开。王丰收、周大杨、唐开泰、十月、黄大叔、张爷爷。大家有意无意的把十月和唐开泰两家放在了中间。 里正给每家都画好地界,又带着大家到距离村子外的田里给大家量地。路上还叫了个年轻人一起跟着,是另外一个李姓的汉子,叫见财,十岁多数的样子,大家纷纷叫着见财叔。 田地比十月他们想象的要荒。地上满是野草,十月不确定这是不是朝廷说的“良田”。便问道,“永福叔,这些都是良田?” 李永福轻咳一声,以掩饰尴尬,他们村的地确实算不得上等良田,而且由于这些年战争,村子里的良田多年不种,荒废了不少。但是这地收拾整治一番,都是好田地。 当下便解释了一番。 “这些确实是良田。早些年战乱,村子里人口减少许多,这许多田地都荒废了。第一年大家辛苦些,后面就好了。” 李永福心里有些伤感,又有些愧疚。 十月本来也就是顺口一问,听到这个理由,心里明白了。 她心里也多少有准备的,朝廷说的良田,肯定会有水分,北地人口少荒地多,不可能那么多的开垦好的良田,朝廷口中的良田,应该就是比荒地略好的田地。 大家心里也都明白,见到这地的模样,虽然不满意,但是来也来了,只能受着,倒没人抱怨什么。李永福松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