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
中元节过去大概十日左右,整个七月都快要进入尾声了,被皇帝下旨来祈福的太子才带着人来到皇明寺,算是赶上了鬼月的最后一点尾巴,成功了做了一场法事。 这样,在明面上皇帝下发的命令就能交代过去了,至于太子的日常祈福,突出的就是一个随缘。 十五岁的太子从小受皇帝宠爱,贵妃姨娘和隔房的舅舅更是要星星不给月亮,反倒是自家亲外祖母那里常递话进宫,劝他这样不要那样不要。 他知道自己皇帝爹敬重外祖母,于是明面上还是听话的,但是私下里并不乐意,觉得很烦,好在外祖母身体不咋样,而和外祖母一样喜欢叨念的姨妈和姨夫都在边关,所以他受的限制不多,只要哄好了父皇其他都是小事情。 之前要是他不小心犯了错,只要好好认错,父皇都会原谅他,但是这一次他在东宫呆的好好的什么事都没有折腾,父皇突然就让他去庙里吃一个月的素…… 太子自然是不乐意的,特意拖到父皇回宫之后有用各种借口拖延,但谁知道这一次父皇就像吃了秤砣铁了心,不管他怎么拖延求情卖惨都无动于衷。 太子心里很是不得劲儿,也很委屈,觉得自家父皇定然是受了谁的挑拨,否则父皇如此爱护他,怎么会把他发配到庙里来祈福? 最重要的是,一贯维护他的舅舅还被撤职罚奉勒令闭门思过了。 这是不是父皇在对他表示不满? 太子心中又是忐忑又是愤怒还很伤心。 这时下面的从属收到消息说,陛下在下达撤职临川侯世子和让他祈福之前,只见过时家的永安公主和临川侯家的庶子高司南,会不会是他们俩说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让陛下误会进而错怪了太子和临川侯呢? 太子你看,陛下后来还特意赏赐了很多东西给永安公主,就连高家那个庶子都得了文房四宝和药材什么的。 太子听到回禀的第一时间是不信的,就算他觉得是有人挑拨也不能是这个两个吧。 首先一个,时家虽然在父皇面前有情义,但永安公主本身的风评并不好,父皇或许会优待关照她,但绝对不可能会正经把人当回事儿的,至于那个高家庶子就更别提了,必然也不是什么拿得出手的样子,不然舅舅早就送进来给他当伴读了,如何一直毫无声息仿佛没有这个人一般?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作为在皇帝身边长大的太子,若说父皇听信朝中重臣的直言还说得过去,这两个和自己差不多年纪的少年怎么可能左右父皇的心意? 太子心里是这样想的,但是架不住这一次的事情实在让他摸不着头脑,而且舅舅闭门思过,他也不能光明正大的上门亲口问。遣了人去问,舅舅也是含糊其辞,只说是他不好做错了事情反而连累的他。 舅舅能做错什么事情?太子想不出来,但他知道舅舅是很好的舅舅,那么想来必定是误会了。 而舅舅一贯敬畏父皇威严,怕是没错也要从自己身上挑些错误出来。 所以,难道真的是父皇听信了挑拨? 太子的心中摇摆不定,但身边的属官都觉得是永安公主和高家庶子的问题,时间那么巧,而且这两人和临川侯府关系密切,要说皇帝转变态度和两人一点关系都没有,那定然是不可能的。 太子最后也被说服了,毕竟父皇虽然英明,但小人可恶,这要是万一呢? 所以太子来皇明寺之前就提前让人过来探查了一番,只是永安公主重病卧床,压根就没有什么有用的消息,而且人家篱笆扎的紧,多打听两句怕是反过来要被扣下来。 反观高司南这里就简单多了,但就是因为太简单了,整个院子里只有他一个人,除了每日观察观察他做了些什么,其他啥有用的都没有。 而巧合的是高司南是一个非常自律的人,什么时辰出门做早课什么时辰回来,什么时辰用饭,几乎日日相同,除了永安公主这边会给他送一日三餐加夜宵,什么有意思的东西都没有。 秦屿:这位表哥可真是无趣。 无趣的司南却觉得这位和他交换了人生的太子爷非常的有趣。 现在这个太子姓秦名屿,是个实实在在的庸人,有些小聪明但没有大智慧,毕竟是皇帝手把手教养长大的,性子是不坏的,但也只是如此而已。 换做山河无恙的盛世,这样一个帝王只要有靠谱的大臣在身边辅佐,守成还是能守上一守的。 可惜大业还需要治世,需要有手腕的皇帝遏制勋贵,压制世家,提拔寒门,驻守边疆,甚至开疆拓土,宣扬国威。 司南不是看不起秦屿,而是他确实拿不出手,否则高贵妃如何会被允许诞下子嗣? 这不就是皇帝已经在做二手准备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