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五月诗会
一个女老师抢过张才平手中的报纸,看了起来。张才平扭头一看,原来是李红。 李红看报纸时,张才平一直在看李红的侧脸。李红的脸上露出微笑的那一刻,张才平的心里充满了无限的爱意。 “好,写的真好。”李红双眸满含深情地看着张才平说。 得到李红的赞美,张才平内心的喜悦又增加了几分。之后,李春英,郭淑敏等又围过来看,看完又赞扬了一番。 快到中午的时候,赵校长和曾主任从外边回来了。听说张才平的作品发表了,赵校长说:“不错呀,好!可喜可贺,给咱们分校争了光。” 曾主任看过作品之后,笑了笑,说:“好,写的好。” “赵校长,晚上得让张才平请客吧。”杨亮说道。 “作品发表,既是张才平的光荣,又是咱们分校的光荣,这事应该庆贺。就别让张才平掏钱了,你们民办老师也不开现钱,一个月才六十多块钱,平时花钱也是花家里的钱。晚上我买点酒,用学校的黄豆换点豆腐,再买点花生米啥地,就行了。也别大范围的组织,谁愿意站下喝一口就喝点,杨亮,你看行不行?” “这样也好,我再拿几块钱。”杨亮就高声对大伙说:“大家都听见赵校长说的了吧,晚上有酒,为张才平的作品发表而庆贺,自愿的啊,谁愿意参加谁参加。” 结果,女老师谁也没站下,男老师除了魏明,其余的都参加了。李红和李春英和张才平说也想参加庆祝活动,但怕有人说闲话,说就不参加了。张才平说能理解。喝酒其间,大家都说张才平的文学禀赋很高。张才平也表达了对大家尤其是赵校长的感谢。 最后,张才平喝了八两多酒,有些多了,但他还是平安地骑车回了家。 五月十六日这天,张才平又接到海青报社的一封信,信上说让他在本月十九日早八点,到海青师范的大礼堂去参加“五月诗会”活动。说他的诗歌《新春敬寄》入选上了。届时他的诗歌要在诗会活动中被诵读。张才平看完,又是兴奋了好一阵子。 到了十九日,张才平早上六点就起来了。洗漱完毕,吃过早饭,穿好衣服,就要骑车前往城里。母亲刘淑芹送到大门口。 “才平,你能参加诗会,妈真为你高兴啊。去城里道路远,一路上你可得注意安全呐。” “妈你放心,我没事的。我走了。”张才平告别母亲,骑上自行车,直奔县城的方向而去。 张才平七点多就到了学校的大门口。他停了下来,把车子支好,从兜里掏出一盒“红山茶”牌香烟,抽出一支烟,花根火柴,吸了起来。 张才平边吸烟边抬头观看着眼前的景物。天空是碧蓝如洗,万里无云。金灿灿的晨曦普照大地上的一切景物。学校周围的树木青翠碧绿,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学校大门两边的花池里,五颜六色的小花,在清爽的晨风中摇曳着春天的韵致。 最后,张才平把目光会聚在学校大门上边宽大匾额上面的四个黑漆大字上。那四个大字是“海青师范”。 张才平想,如果自己在初中时学习能够再努力些,自己或许也能成为这所学校中的一名学生。那样的话,自己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只能当一个民办老师了。就会做一名公办教师,就是铁饭碗了,挣的工资也会比现在的工资多不少,可惜......想到这里,张才平的内心陡然升起一股惆怅。 张才平感到右手指有些烧灼,他低头一看,原来是手指夹的烟燃尽了。他迅速地把烟蒂弹了出去。 陆续的有一些学生和社会的人士涌进校园。张才平平复了一下心情,然后,拎着那只浅绿色的帆布拎兜,走进了学校的大门。 海青师范的礼堂,被学生们装饰一新。屋内宽敞亮丽。张才平来到了礼堂的门口。他举目向礼堂屋内看去,屋内已是人头密布,身影繁动,声音杂响。他想进屋,但又停下了。他就在门外偏着头,打量着屋内。屋内的光线不是太明亮。只见一排排的椅子,椅子上面坐着许多人。前边有一个方形的讲台。台上摆放着几张桌子,桌子上有些什物,但看不太清是什么东西。 过了一会儿,张才平听见“麦克”的声响:“喂,喂,诗会马上就要开始了,下面有请入围诗歌的作者到前排就坐。唐刚,李有才,王娜,黄涛,刘浩......张才平......”张才平听到念自己的名字,他这才向礼堂内走去。到了第一排,张才平随便拣了个座位坐了下来。 张才平坐到第一排后,他的内心充满了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他情不自禁地回头朝身后看了看。他看到后边的二十多排的椅子上,都坐满了人,大约有一千多人。张才平是第一次经历这么大的场面,看见这么多人。想到自己是以诗歌作者的身份参加这次活动,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随着主持人开始宣布活动的开始,五月诗会的序幕被拉开了。诗会的第一个程序是诗会的秘书长讲话。讲的内容无外乎举办这次诗会的目的和意义啥地。 秘书长讲完,是县里文化馆的领导讲话。 文化馆的领导讲完后,是海青师范的校领导讲话。然后才是诗歌朗诵节目。 “下面请听诗朗诵,《春天的旋律》,诗作者黄涛;朗诵者,钱小明。”主持人宣布完,朗诵的同学上台开始朗诵诗歌。 一首诗歌朗诵完,主持人把诗歌的作者黄涛请到台上,让诗作者谈谈诗歌的创作缘由和情感历程。 诗歌朗诵了一首又一首。 在朗诵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