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钻研授课与国庆征文
张才平听完钱老师和周老师的话,内心很有感触。说:“钱老师,周老师,我会努力的。多向你们学习。” “向我们你能学个啥。我们俩这都属于三流讲手,都是熟套子的讲法,没有什么新东西。你自己要多钻研啊!” “我会的。”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张才平在给学生作示范朗读。课文是《老山界》。 “李梅,你来读一遍。” 李梅,个子很高。有人可能会认为她是初二、初三的学生。人长的很清秀。她的皮肤很白净,乌黑的两只眼睛很有神,脑后梳着一根很黑很粗的长辫子。不知咋地,张才平很喜欢她。现在,李梅是张才平的语文科代表。无论是朗读,还是作文,作业,李梅都很优秀。 李梅读了一遍,还没等张才平说话,其他的同学就鼓起掌来。张才平见此情况,也在讲台前鼓起掌来。 张才平知道,在同学们的眼中,李梅读的就已经很好了。的在张才平看来,还有几分不够到位。他便说:“同学们,李梅同学读的很不错,但是还有提升的空间。比如,‘不要掉队呀!’这句话要读出号召和鼓舞的感情。而‘我们顶着天啦!’要读出惊喜和自豪的感情。大家琢磨琢磨,是不是这样。然后,按照我说的,各自读两遍练练。” 张才平语音刚落,教室里就响起了响亮的读书声。那整齐的朗读声,像海浪声声,像松涛阵阵。 学生们朗读着,张才平由讲台走下,到学生中间巡视。当他走到李梅身旁时,李梅抬头看了张才平一眼。那眼光里充满了对老师的尊敬和崇拜。看到李梅的目光,张才平的心里当时就纯净了起来。 “刘龙,马玉龙,王杰,李玲,你们几个到黑板前写几个生字生词。”张才平吩咐道。 四个同学到了黑板前,准备好了之后,张才平开始念生字生词:“酣然入梦,呜咽,绝壁,澎湃,奇观。” 几个同学写过之后,张才平问:“大家说,谁写的完全正确?” “马玉龙!李玲!”学生们几乎是异口同声。 “谁写的最好?” “王杰!” “大家看着,老师在黑板上写一遍,你们注意每个字的笔划顺序和间架结构。”张才平边写边讲解,十分的认真。其实,他现在的粉笔字也只是比一般强一点点。和别的老师及他五年后的字比起来,还差的很远。但他写起来,仍然感到一种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这一天,通信员给红星分校送来一封信。是海青县县委宣传部和教育局联合印发的,内容是关于“十一”国庆征文的。 赵校长当着各位老师的面,打开了信封。他大略的看了看,然后说:“看看大家谁敢兴趣,写一写,写好了不光是个人有荣誉,也是给咱们学校争光。特别是何艳老师,姚春江老师,张才平老师,你们教语文的要好好看一看,写一下,能组织一下学生就更好了。” 何艳,三十八九岁,个子不高,但挺胖的。她人长的很白净,梳着一头荷叶式的短发。短发烫着波浪形状。她的着装也不俗,她是公办老师,教初二语文。姚春江现在教一个初一班的语文。 赵校长刚说完,何艳就说话了:“我可不行,写不出啥东西。这课一天不知道咋教呢,让张老师写吧,张老师年轻有为呀。” 赵校长看了何艳一眼,脸上现出一种异样的神情。但只是一瞬,众人谁也没有察觉到。 “都尝试一下吗,能写就写,不能写呢,也不强迫。”赵校长又说道。 张才平听完赵校长的话,心里立刻生出一股兴奋的情绪。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他想利用这次机会,展示自己的文学水平和语文素养。从而提升自己的声誉和名望。而且,他自己也十分喜欢写作。他心里是这样想的,但嘴上却没有直接说。毕竟自己是刚刚参加工作的。不用说什么,到时候写就行呗。 曾主任似乎看出了张才平的心事,说道:“张才平老师,何老师不写,你应该写一写,我听说你在写作这方面很擅长。是不是以前还在县报上发表过作品。另外,你也年轻,写一写对自己也有好处。” 听曾主任这么说,张才平不能不说话了。便道:“曾主任,您过奖了。我以前是在县报上发过一次,那是人家报社照顾咱们中学,给的指标。单凭质量和水平,还说不上能不能发呢。既然有这么个活动,我就尝试写一下吧。” “对。你年轻,应该写一下。锻炼自己么。”赵校长也鼓励道。 曾主任和赵校长这样一说,办公室里的老师们都把目光投向了张才平。倒把张才平看的有些不好意思了。特别是李红的目光,所包含的意蕴,让张才平能感觉到,但还说不出来。 光阴荏苒。转眼就来到了十月一。按照规定,学校放七天长假。民办老师,家家都有农田地。而此时,HLJ区域,正是秋收时节。张才平家也不例外。 张才平一家五口人。土地承包每人分到6.6小亩。总计是33小亩,相当两公顷多。今年,家里种了黄豆,玉米,土豆,白菜等。 张才平放假的第一天,父亲张贵就安排割玉米。这天天一放亮,张才平就和弟弟张才林跟着父母上地了。只留下略小的妹妹张才娟看家。 上地里秋收干活,不只张才平一家。很多人家也开始了收割庄稼。走在田间的乡道上,人们互相打着招呼: “他王叔,你们也开始收了。” “我们也收了。你看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