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买活 > 第307章 必然的诞生

第307章 必然的诞生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非常严格,时不时因此杀人,但即便真的有私营的粮铺,和官府的常平仓竞争,他们也是竞争不过的,因为买活军官府的常平仓和敏朝不同,敏朝的常平仓,是各府、各县自负盈亏的,但买活军的仓库则是全省统一管理,他们内部发达的交通,使得库存可以方便的调动,也就是说,官府可以近乎无限的以低价吃进粮食,在需要时再近乎无限地用低价出平粮食——粮商又是很本地化的行业,最多能调集一县的粮食,他们是没有办法和集合了一省之利的常平仓竞争的。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也罢,衣食住行也好,甚至是票号、钱庄乃至镖局,所有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生意,又哪有能和买活军竞争的?买活军一出手,必定是挟工业化的威力大杀四方,终端销售商还好,换个地方进货,店一样是开的,但生产商几乎就只有被买活军兼并的命运。说白了,买活军其实就是如今全天下最大、最有实力,也最能竞争的大生产商。 这也使得买活军治下的商人,除了终端销售之外,就只能做经销批发的生意,想要丰厚些的利润,便只能从事对外贸易,承担长途运输的风险,辛苦地赚取极力带来的差价——范十三娘的确是个人才,她是第一个找到了买活军弱点的生产商,在中成药保健品这个大有前途的蓝海中,买活军的生产是不占优势的,因为他们暂时还没有掌握大批量出药材的技术,而范十三娘也意识到这一点,抢在买活军之前开始发展这方面的技术了。 范十三娘能不能竞争得过买活军呢?答案是显然的,虽然谢双瑶也不是很懂栽培药材,但很多此时的药材也是食材,比如说山药、黄精、薄荷,这东西在后世是很普遍的食材,现在卖的贵,可能是因为种不得法,或者种子不好,产量上去了,价格不就下来了吗? 这方面的文献她应该是搜有不少,而且是她的专业,她可以自学,比起范十三娘还要雇人慢慢试错,还要找地,买活军的优势是极其显然的。买活军进入这个行业之后,范十三娘也就只能吃些边角料了,若是她自己量产药材的努力失败,她能赚多少钱完全要看买活军的脸色——买活军的同类产品卖多少,她就只能卖多少,如果她从买活军这里进货,买活军要她赚得多,她就赚得多,要她赚得少,她就赚得少。 当然,她也可以从老路子进货,只是,那样成本就打不下来了,这且不说,买活军还可以通过种种商业上的手段,向她施压,促使千金堂只能向买活军进货。这种生意上的手段,现代人哪个不能说个一二三四?买活军可以通过这种手段,高级地掠夺走大部分商人的利润,使其最终成为综合体的一部分,对市场几乎毫无影响力。 谢双瑶可以肯定,买活军的厂子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哪怕是一个起点,范十三娘还在为药田选址奔走的时候,买活军的厂子就可以直接在鸡笼岛上圈地了,衙门能提供的方便,是商人完全无法比较的。但问题是,范十三娘恰恰也证明了一点,那就是若市场上完全没有活跃的民营经济,那么市场对于需求的反应,一定就是异常迟钝的。 就譬如说市场对于这种成药的需求,被培养出来多久了?云县这里已经繁华了多少年了,居民手里也多少都有钱了,这一点从房价的上涨便能看出来,但云县的医院,迄今为止也只能说是在外科手术上有些成就,内科上,没有什么突出的进步,还有就是防疫上有些特长而已,云县的居民在医疗方面的需求有多可观,只看千金丸便晓得了。 公家的生意,真能当成自家生意来操持的,又有多少人?谢双瑶也不是说自家的吏目就不尽责了,但为公家忙,和为自己忙,爆发出的能量是完全不同的。倘若市场上没有民营经济,虽然在再分配上,谢双瑶就享有了绝对的主动,可以有效的调动资源,但郝君书辣酱的崛起,以及千金丸事件,不免也让她有所感触,如果完全没有民营经济,那么将来国内的市场,恐怕会有些死气沉沉了。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关系到国计民生的行当,由官府专营也是理所当然。” 谢双瑶和徐子先谈起此事时,徐子先也赞成她的顾虑,“而且,因为这些事是要紧的,能得到上峰的关心,往往也能做得很好,由官府专营,是让人放心的。” 至于其余一些无关痛痒的领域,譬如调味品、保健品,以至于一些基本需求之上,较为奢侈的衣食住行,买活军也不比强求一定都要由自家经营,徐子先以为,如果能解除了关于剥削的疑虑,通过一些手段来限制商家的利润和规模,对于民营经济采取开放鼓励的态度,似乎也并无不可。 “这些东西,无伤大雅,做得好不好,上头也不太关心,只要够用即可,即便在设计中,已经通过地域性的同行竞争,来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但要说如千金堂一样敏捷前瞻,那也是办不到的,做多错多,尤其是如今举报信写的如此方便,大量吏目照章办事、明哲保身,这是可预见的结果。” 谢双瑶认为这是合算的,虽然会牺牲一些创造性,但长远来看,大家都照章办事,整体收益还是较高。因为一旦放开了太大的口子,随着自由度一起出现的将立刻是规模庞大的贪污。不过,这政策也的确会带来一个结果,那就是官营厂子有一大部分整体活力不足,脑子笨,转弯慢,对市场相当的傲慢,是不会如范十三娘一样,完全沉下心去聆听市场呼声。而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