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买活 > 第269章 君子不耻于言利

第269章 君子不耻于言利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经学著作也好,都不是署的大名,其实无非也是自以为不登大雅之堂,读书人不愿沾染这样的名声——其实便是因为利用学识谋取钱财,自感失去了正当性。” 沈君庸所说的正当性之论,对冯犹龙来说的确是极为新鲜,对他的判词也不算冒犯,本来历代小说,多数都署化名,很少有真名署上的,只有诗集、文集,这是扬名立言之作,方才会署上名号,似乎也的确有耻于言利的考虑在里面。冯犹龙自家来说,他写话本完全便是因为畅销,为了赚钱,只是之前哪怕是书商,也不会如此直接地提起这一点而已。 但在买活军这里,一切似乎都很直接,沈君庸道,“买活军这里则是不同了,买活军不但鼓励读书人言利——实际上,他们这里人人都是读书人——而且他们是不喜付出劳动的人不接受报酬的。譬如今日这出戏,哪怕我不想收补贴都不行,我收下补贴,捐给孤儿院都可以,但补贴不能不收,因为这是对劳动的报酬。不收报酬,便是对这逻辑的破坏。” “这是子贡赎人的典啊。”冯犹龙不由喃喃道,“逻辑……逻辑……”他对于这个陌生的东西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对劳动的报酬,是买活军这里最正当的收入,只要是用自家的劳动来养活自己,那么便是这里最正当的百姓,百业皆是如此,是没有贵贱之分的。”沈君庸笑道,“说白了,老龙,买活军这里认你,不认你是秀才,也不认你的名气,他们认你是个杰出的小说家、教学家、戏曲家,这些东西,在国朝不登大雅之堂,在买活军这里却也是百业之一,读书人择一业从之,获取多少报酬,都是名正言顺。” “便如我姐夫,在吴江束手束脚,经商不会,也辱没斯文,开馆耽误举业,辱没斯文,写戏小道分心,辱没斯文,这斯文怎么随意都能被辱没的?仿佛从田地以外赚一文钱那都是辱没斯文了,在买活军这里,写戏赚几百上千两那是他的本事!他赚得越多,旁人便看他越高,读书人靠学识取得收入,天经地义!——又有谁不喜欢钱?谁不喜欢囊中丰厚的感觉?谁不想让妻子儿女都跟着过上好日子?” “你说,我姐夫喜不喜欢买活军这里?喜不喜欢这样凭本事抬头赚钱,到那里都直得起腰,心中不虚的感觉?” 叶仲韶倒被沈君庸说得有些面红,低低斥了一声,不过只看他舒展的眉宇,便可知道他在买活军这里的日子,其实过得相当的舒心。冯犹龙见了,心中不由也是骇然:买活军这里的日子,不知不觉竟能移人性情至此!叶仲韶和来之前已经是判若两人了。 但以他来说,买活军这里的变化,冯犹龙是很喜欢的,因为他在家乡,尽管才名远传,但心中始终的确是有些自卑自伤——才高八斗又如何?考不过科举,没有官身,始终不入流,身家虽还勉强算是丰厚,但那都是不体面的银子。 体面的银子是什么呢?冯犹龙并未去思考这个问题,因他并没有做官的机会,也就不知道自己会不会随波逐流地吃孝敬,而这些孝敬又算不算是体面银子。但买活军这里的生活,仅仅是沈君庸的几句话,便让他的心旌一阵动摇。 杰出的小说家、教学家、戏曲家……这话怎么就这么好听呢?冯犹龙还不知道什么叫做尊严,但这并不妨碍他享受尊严的滋味,他闭上眼,想象着以小说家的身份,立足于社会之中,昂然自报家门,与众名流交际,又将自己的名声流传下去,永远写在史书之中…… 痴了半晌,方才透出一股长气,叹道,“怪到你们阖家搬迁至此,如今连我也想来安家了!” 也不管这舅婿二人相视一笑,又道,“只还有一事,以我来看,你们是还没有摸准买活军的脉搏——《鸳鸯错》用《何赛花》那种道白剧的方式来演,实在是买活军这里的大势所趋!” “先我还没有想到其中的道理该怎么说,刚听你们说起阶级、剥削之论,倒是一下令我也明白过来,这其中的差别,在收入上,也不在收入上,且听我和你们俩郎舅慢慢算来。” “第一个先说收入,收入上,《鸳鸯错》最多能有几个戏班子会唱?这样的戏,没有好班子是不能出彩的,我在武林听的名班,后来打听到了,是武林茶馆为了打响名号,重金礼聘而来,那样的班子,福建道能有几个?便是从现在开始作养,没有十年,能教出新一批来?” “教不出来的,我虽没有眼见,但猜却也猜的到,仲韶你们挑选班子要比在外头难得多,为什么?学戏是要吃苦的,而且又没有钱,那是实在活不下去的人,才会把孩子舍到戏班子里,如今买活军这里,人人有饭吃,有工做,还有多少人愿意自家的孩子,四五岁起便夏练三九冬练三伏,只为了唱那十年戏?” 叶仲韶、沈君庸的神色都逐渐凝重起来,叶仲韶低声嘀咕了一句,“还是从学校辞职得早了——”这是冯犹龙暂不解其意的话,他且先不管,只往下说道,“但道白剧呢?道白剧的演员,不要怎么吃苦,而且可以从年幼演到年老,没有嗓子上的顾虑,那么道白剧的班子便是好搭的,选材的范围要比咱们这些戏曲要大得多。” “班子好搭,就容易凑出来,场子也跟着多了,既然如今是按场子来付版权费,以这个逻辑来说,自然是要越容易演,越多人演,收入便也越高。” 不说《何赛花》就比《鸳鸯错》强出哪儿去了,只是如今从这条逻辑来讲,那便是这个道理。叶仲韶和沈君庸并不反对冯犹龙的观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