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一顿三斤死面馒头
饿了就去找他,馒头小菜管够! 狗栓就这样,足足地吃了半个月的饱饭,狗剩、小妹也是一顿三四个馒头往嘴里旋,三兄妹半个月下来居然都长高了——狗栓长得最高,他像是竹子拔个子一样,拔了一小节,郝六哥量了一下,足有五厘米,“一寸多了!小子,小看你了,再吃,我看你还能长!” 其余的孩子,没他们食量这么大,但也是狼吞虎咽地吃,没吃过饱饭呀,饱,饱是什么?最好的光景,也就只有不饿罢了!小女娃们一个个和狼崽子似的,吭哧吭哧的吃馒头,吃咸菜—— 连咸菜都能任吃,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盐多贵呢!咸菜那也只是干活的壮劳力才能吃得多些,不吃盐实在没力气,不干活的小孩儿,一餐能沾点盐味儿便很不错了!孩子们是来到买活军这里之后,这才逐渐地发觉,原来咸菜吃多了,人果然有力气,有精神,想事儿也更清晰,便连拼音都比以往要记得快了,“这咋能不快哩?都是馒头喂出来的啊!” 半个月的光景,大家的脸上都有了血色,不再是仿佛永远洗不干净的黑黄斑斓,半个月的光景,为狗栓他们积攒了足够的元气,让他们一家三口都学会了乘法表——他们学拼音慢,因为那是从来没接触过的东西,但算学毕竟是人人都要懂一点的,若是连秧苗都算不清楚,那是要闹大笑话的哩。狗栓三兄妹在算学上似乎也的确有些天赋,他们的进度比班上其余娃子都快。 郝六哥甚至还让狗栓当小老师,“等到了船上,俺们人手未必够,到时候娃子们的算学就交给你了。” 他们是在等另一批船队到港,到了之后,这批船便可以走了——山阳道是这几年受灾最严重的沿海省道,流民也最多,‘要让流民们看到,岸上有船在等人,他们的心才安宁,才不会生乱’。 狗栓他们来的时候,恰好有一批船刚离岸,他们因此等了多半个月,到乘船的时候,狗栓看起来已很体面了,几乎算是个地主家的少爷——即便是李地主家的小少爷,看起来也不过是如此吧?甚至还不如狗栓现在有学问呢,狗栓已经可以磕磕绊绊地读一些报纸了,只是还不知道这上头是什么意思。 对于海船航行,他们的感触不多,因为在岸边也天天看着海上日升日落,而船队几乎都是沿着海边在走,狗栓他们对于一切都不感到激动,反正不管怎么样都是新的,只有情感很丰富的人才会瞎激动,而狗栓他们的情感到目前来说似乎还比较简单,一心还在吃上,余下的便是关心跟着船队行走的流民们。 这些流民们,是和船队一起出发的,他们二十人编成一队,都戴了有数字的袖标——如果连数字也不会认,那买活军也不要他们来,只能跟着走,但是不会被编队。带队的私盐队官兵在前头威风凛凛地举着小旗,后头是连续不断的竖着小旗的队伍,一直排了一百多队,这样按顺序走在官道上。和船队遥遥相对——流民队里还不断有人喊叫着和他们打招呼呢!“妮儿,爹在哩!” “浑家,带好孩子,莫担心我们!”——阖家,甚至是全家族来投,分做两边的情况也不少。 船行的速度一开始比他们慢,但后来很快就超过了他们,只是不断地在沿海的私港留下补给,又通过传音法螺来确定彼此的安危——听郝六哥说,队伍没出什么事,没遇到阻拦,当然也不会有人不开眼,要来抢劫这样一支强壮的流民队伍。甚至于队伍反而在不断壮大,所经过的州县,不断地有百姓自己带着干粮,自己学着结成队伍,缀在买活军身后,声势浩大地从山阳道出发,经过南直隶、江南道,之江道,最终再到达买活军所在的福建道。 旅程一路都很平静,狗栓他们很快就适应了这种摇摇晃晃的感觉,上船二十多天之后,狗栓的拼音已经学得很好了,虽然字还是一个也不认得,但他可以拼读船上所有的告示,通过大声朗读来理解告示的意思,他的官话也因此飞快地进步,现在和郝六哥说话,已不用再怎么吃力,彼此也能听得懂对方的意思——郝六哥的官话始终有一点点川蜀的腔调,这是山阳人原本一辈子也听不到的口音。 “快到我们的地盘了——已经进之江道了!” 这天早上,远远看到港口在望,前头还聚了人,郝六哥很高兴,把狗栓叫到身边,递给他一个馒头,上船以后,主食虽然还管饱,但大家也知道路上得粮不易,狗栓一顿也就是三个馒头,郝六哥便时常给他加加餐,狗栓也是来者不拒。 “我们要在这里换船,”郝六哥说,“你们继续往前去,我们在这里卸货装粮食,又要回去接人了。之江道到福建道,可以用更平缓更宽大的沙船,一次能装许多人,你们一边走还可以一边等等路上的亲人们。” 见狗栓不可遏制地流露着不舍,他又哈哈大笑起来,“莫得这般噻!啥子意思哟!老子又不是馒头精,你这样瞧我我慌得很!——饿不着你!我会和兄弟们说的,有个吃不饱的小伙叫狗栓——” 他一巴掌拍在狗栓背上,“莫哭!以后有得是见面的时候,你小子会吃会算,加把劲,以后考个水兵当,来做老子手下的兵!到那时候老子也是个船长了——” 他遐想了一会,方才难得温存地说,“好了,小子,今晚带你们去看戏——我兄弟写的戏,《何赛花巧耕田》!精彩得很!你这么爱掉金豆豆,别把你看哭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