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最早的个人消费贷款
么电信运营商要把这个任务交给另一家企业来做?而不是自己做?就是为了避免运营商自己的亏损,如果有客户免费拿走一台手机,但没有消费到规定的额度,就要由企业承担未消费的那部分金额。 今天的人肯定不太能理解,为了一个破手机,就要破坏自己个人的征信,值得吗?在今天看来确实不值得,那是因为今天的手机消费,是一笔很小的消费,早已不为人重视。但是破坏个人信用的人,一直都存在。 如果一定要在今天的消费里,找到当年手机消费那种感觉,其实也能找得到。那时候的手机消费,有点像今天的什么呢?就像今天消费汽车。 今年是2023年,拿出一台苹果手机,已经无法装逼了,一万块钱根本就不叫个事。 如今要想在和别人的社交中体现出优越感,那就一定要开豪车,还要奔驰、宝马、奥迪这些品牌的车才行,对不对?特别注意,不能是最低档的系列,奔驰不能是A系列,也不能是C系列,入门就要E系列,AMG、CLS是最好;宝马不能是1系列,也不能是3系列,入门就要5系列,M系列、Z系列是最好;奥迪不能是A3,也不能是A4,入门就得是A6,TT或者各种四驱Quattro是最好,对不对? 如果你买了这些品牌里的低档系列,在现实中倒是没什么,因为现实中一般没人敢当面喷你,无论你买的是啥,别人当面都会说你的车好好好,不错不错,哎哟还是个BBA,高端大气上档次,夸得你心花怒放。 可是在网上就会各种被人喷,“哎哟,没钱还装逼,有钱买个56E啊,买个13A算什么?就为了BBA那标嘛?真是越穷越骚气。” 开个玩笑,13A的车主不要往心里去,我只是以此为例,说这种现象,这种现象是存在的嘛,对吧。不管买什么品牌,什么型号的车,只要符合自己的消费能力,就是好车。 就像我,我就开个国产的宝骏510,一起办下来8万块钱都不到,13A的车主被我举例了,心里不爽了就喷我好了,尽管喷没事的。 对这个问题,我是看的很开的,没必要啊对吧,但是有人就看不开,哪怕没有消费能力,也要选最新潮的,最贵的,最有面子的。在社会上走过几年,都见过这种人吧,三四十岁,没个正经工作,整天在社会上瞎混,一点固定收入都没有,还特别爱面子,特别喜欢追求有面子的消费品,对不对。 如果你和他们打过交道,就会发现他们的画风是这样:开个大奔驰,在你沙发上一坐,张口闭口就是几十个亿的项目。但是他们请客吃饭呢,就又都是普通的饭店,人均200块最多了。有时候都不知道这些人买车的钱哪搞来的。其实很简单,就是贷款,提前消费的。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去二手车市场看过,二手车市场占地面积很大,70%的面积都被奔驰、宝马、奥迪,还有保时捷这几个品牌占据了,其他的普通品牌在二手车市场最多只能占地30%,还都在市场的边缘,只能停在户外这些地方,风吹日晒的。 这些大量的高档二手车来源,就是贷款消费的社会人,他们贷款也随意,丢弃也随意,还不上贷款就把车卖了。 这样比较,就容易理解了,如今这些贷款消费豪车的人,就是2004年,贷款消费最新潮手机的人。时代不同,消费品不同,但人都是一样的。所以,提前消费的需求一直存在,而超越自身能力,提前消费的人也同样大有人在,这就是为什么个人信用需要风控的原因。 在大数据时代来临之前,个人消费信贷的风控全部是要靠无数的纸面文件来实现的,而我们,就是和消费者初次接触的人。 我们会拿着一大堆文件,让客户签字,有的客户甚至都不会签名,直接按手印的……签完一大堆文件,还要留下客户的各种信息,像身份证复印件,房产证复印件之类。 我的岗位有点像什么?最早的信贷消费业务经理,对不对?不过不是银行的,而是企业的。 今天,这个岗位还在,不过已经全部都是银行职员了,因为,今天的所有信用消费,全部是银行在背后操盘的。如今,信用消费按照规定,早已全部划归银行名下,三大电信运营商,也是和银行合作,操作这种固定消费送手机的业务。企业来做这个业务,其实实力是不够的,在那个信用体系还没建立起来的年代,企业来做这种业务,会给自己埋很多坑。之所以那时候我所在的这家企业能做起来这个业务,是因为2004年,懂这东西的人很少,也没有相应的规定来管理这种业务。 最后这个业务具体埋了哪些坑呢?最后离开他的时候会说一说,现在,我刚加入,还是业务的扩张期,生意做的红红火火的。 最重要的是,我在这个工作里面遇到了一个智商超高的美女,决定了我后面的一生,真的是智商非常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