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糖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 > 第七十七章乡试

第七十七章乡试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方说那日王仁之与李香君相逢,讲论诗词文赋,已经过去十余日。  隆治十一年,八月十五日,南直隶乡试正式开考。  科考地点为秦淮河岸的江南贡院,这里占地极广,横跨整个秦淮河,考棚千万间,作为乡试之地最为合适。  今年乡试符合条件的应试者足有两万三千人,为近十多年之最,不知因何原因,想来应与辽东战事的刺激有关。  为何有这么多读书人挤破脑袋的应试?只因中了举人,便是候补官员了,有资格做官,成为人人向往的官老爷,这也从平民阶级跨越士大夫阶级最重要的途径。  在封建专制文化中,每个阶级就如一个巨大的金字塔结构,从中央集权的皇权内阁制,再到行省、府、州县、里甲五级组织制度……  虽然参加的人众多,但录取率仅为2%,一场下来,所取不过四百多人。  乡试中试者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三至五名称经魁。  俗称的连中三元,便是连续考中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第一名,即三元及第,这在大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不过寥寥几人,含金量毋庸置疑。  乡试分为三场,每场连续考三日,考完一场才可以休息一日。  南直隶乡试的主副考官由皇帝委派,是为钦差。  主考官两名,为翰林学士兼礼部右侍郎张廷和,翰林学士刘培学。  副考官若干,计有礼部郎中六名,金陵礼部郎中六名,户部郎中、主事共十名。  卵时,正值破晓,太阳冉冉初升,渐渐照亮灰暗的大地。  王士腾与秦氏、宋氏等人官邸的正门前,嘱咐了一番王仁之,目送他上了马车。  甄英莲快步跑上来,从车帘处递了顺利符与一支狼毫毛笔,王仁之笑着接过来,并与其在窗前说了一会悄悄话……  一刻后,马车行至江南贡院,王仁之提着准备好的考篮,穿过那高大的琉璃牌坊,走进贡院的考场。  一眼望去,乌压压的全是人,因为天色灰暗,灯光不足以照明考地,这样看着,除了黑影还是黑影。  即便是这样,考场的秩序依旧稳定,考生们排队陆续进入自己的考棚,期间,差役们对考生严格搜身,以防有人夹带作弊。  可以见得,大周的官场虽然腐败,但科举并未被太过染指,起码省一级的乡试还是比较公正的,殿试另论。  等了许久,直至天快要明时,王仁之才领到号牌,来到自己的考棚,亦称号舍。  依旧是那个熟悉的地方,一间不足两平方的小屋,虽然有些潮湿、阴暗,伸不开手脚,但物件齐全。  上、下置有两张木板,上面的用来放试卷写题,下面的用来坐着。  嗯,除此之外,还有两枝蜡烛。  王仁之看着这朴素的环境,心中暗暗发誓,将来自己有能力改变科举时,一定要将号舍修的宽敞一些,起码到能伸开手脚的程度。  木板上面再盖一层棉花被子,不说别的,这屁股硌得是真难受啊!  想罢这些,目光看向桌板上的考卷。  这场考试,需写《论语》·先进、为政两篇,用自己的言语,加以解注。  第二题,则《中庸》其中两句,作出通解与阐论自己的观点,第三题答辩《孟子》一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义四首。  王仁之研磨了墨,提笔书写第一题,先进篇的解注。  先看题目。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此圣句,何以解读?请写出注解。  王仁之忖度片刻,奋笔写下答案:“学习礼乐而后做官之人,即原来无爵禄的平民,先做官而后学习礼乐之人,即卿大夫的子弟,若让我选用人才,那我则赞成选用先学习礼乐的人”。  “进:意指学习与掌握礼乐也,野人意作平民,君子意作贵族”。  这个题目很简单,但每场考试必定有,因为它是圣人之言,没有它便没有考举,毕竟科举都是围绕儒学命题的。  理论与事实证明,儒学在治理国家方面确实有很大作用。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意为,孔子说:“跟随我在陈国与蔡国之间,遭受困厄的弟子们,都不在我身边了。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王仁之看着这句至理之言,不由想到《中庸》为何称中庸之道。  只因这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巅峰之一,与欧洲的启蒙书《古希腊罗马哲学》相提并论。  中庸之道是一种待人接物,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中的态度,即为中庸。  ……  却说此时,万众考生在贡院应考乡试,主考官们却在贡院的学署正厅中,争辩制定的考题是否严谨。  只见一位身穿绯袍,白发苍苍的老者铿锵有力道:“此题是否严谨,决定权已经不在我们手上,而在那两万多名考生身上,我们只有等待的机会”  “此话甚是,考卷已经发出,我们没有选择,等乡试结束再争辩,现在还不是问责的时候”。  “罢了,罢了,算是老夫走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