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大军开拨,张辽畏战
一夜的时间很快过去。 天刚微亮时。 城外张辽统领的一万先锋军,便率先拔营出发。 袁术和吕布所在的三万中军紧随其后。 麾下大臣对袁术如此急迫的行为,想要加以劝阻。 可惜全被陛下的亲卫们挥杖驱赶了出去。 袁术此人一向刚愎自用。 一旦做下了决定,就不允许手下人有任何的违逆。 哪怕他自己都觉得可能是错的。 那也要等真正发现之后,再说如何挽救。 特别是被吕布献上的符箓洗脑后,袁术的独断专行就变得更加严重了。 除了他的便宜义子吕布,根本听不进任何人的意见。 要不是吕布是个有老婆的正常男人。 那些骤然失宠的大臣,私下都要怀疑吕布是不是用什么银术魅惑了皇帝。 整整五万大军开拨,可不是件易事。 光是粮草后勤,都要调动数万民工辅助。 淮南城中的青壮远远不够,剩下的缺口便去附近的郡县中强征。 接着青壮有了,军粮又不够了。 便继续去淮南的百姓家中“借调”。 虽然袁术本意,是想找那些富有的世家索要钱粮。 但奈何世家奸猾,怎么可能从自家好不容易积攒的小金库里往外掏。 他们还巴不得借机多发点战争财。 于是下面的人便上命下违,把军队的所需全转嫁到了普通老百姓身上。 不仅将袁术原本的要求翻了几倍,还中饱私囊层层卡扣。 将贪得无厌发挥到了极致。 让世家权贵们这一搞,淮南的百姓是出人又出力。 但凡敢违逆的人,都被抓去做苦役或当场杀鸡儆猴。 一时间整个淮南附近,妻离子散哀鸿遍野。 而背下这口黑锅的人,当然是唯一的皇帝袁术。 袁术的不得民心之举,加重了百姓对其的厌恶。 朝堂上有些有志之士看在眼中,却又根本不敢劝谏于袁术。 皆因此时大军将动的袁术,根本听不得半句不好的话。 没人敢冒死去触犯皇帝的霉头。 作为先锋大将的张辽,见一路上民生动荡凋敝,骑在马上叹息不已。 袁术之暴政,已有取死之道也。 不仅整个淮南城百姓怨声载道。 连附近相邻的郡县百姓,都开始举家远离避难。 明明大仗未打,周围的百姓们却已体会到了城破家亡的痛苦。 真是兴百姓苦,亡也百姓苦。 五万人行军浩浩荡荡,自然难掩踪迹。 远在寿春城的姜焱,很快便得到了前方探子传回来的消息。 这些探子说来身份也是挺特别。 皆是当日打败张勋所部后,归降寿春的袁军士兵。 被人精仓慈一忽悠,立马就转变成了姜心袁皮的“二鬼子”。 这些跟着败军逃回去的内奸,卖起原主人来那是一个卖力。 将袁军动向兵力粮草储备等,卖得一干二净。 姜焱也是那时候发现。 原来喜欢日行一善的仓慈,居然还有搞情报方面的能力。 仓慈能把一郡后勤杂务都治理得井井有条,心思定是多巧玲珑。 只是他本身性格上的固执,导致为人处事不够圆滑。 但其做事又足够本分细心,在情报工作上反而是一项优点。 姜焱便把情报工作也分给了仓慈来负责。 其实主要还是此时的姜焱手下缺人,只能勉强在一群矮冬瓜里拔出一个高个儿。 寿春军里唯一有点大名气的夏侯惇,还是一个身降心不降的俘虏。 除去马才,姜焱在人才上确实有点捉襟见肘。 仓慈和舒邵都很奇怪。 主上在得知袁术起兵五万攻来时。 竟是神色平静从容,看不出一点着急的样子。 和他们俩脸上的焦急担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姜焱面带微笑地,仔细看完了手中谍子带回来的加急密信。 然后随意地丢在案几上。 他的脸上甚至露出了一丝期待之意。 像是早就在等待着这一刻的到来。 让舒邵两人摸不到头脑。 “无需慌张,吾早有计策。” “他们想来,便由他们来。到时再想回,便由不得他们了。” 姜焱瞥了一眼神情紧张的两位下属,主动出声安慰。 这话好耳熟。 舒邵觉得好像自己才在前几天,从主上口中听到过类似的话。 主上此刻身上,那股散发出来的强烈自信感,已经隐隐感染到了他。 对啊。 当时张勋带着两万精兵打来时,主上也是如此说的。 舒邵终于想了起来。 而最后的结果,大家也都亲眼目睹了。 主上仅凭四百驽马,便打得张勋两万精兵落花流水。 那一场仗打得堪称奇迹。 哪怕他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 想到这里。 舒邵崇敬又佩服地看向似乎无所不能的主上。 这几天的接触之下, 主上身上的光环,不仅没有因为逐渐的了解而黯淡。 反而是越加的高大神秘起来。 他很想知道,主上到底还能做出多少惊天动地之事。 而自己,将是一直跟随在主上身边的亲眼见证者。 光是这般想想,都有一股与荣有焉的自豪感涌上心头。 此时姜焱若用“伯乐之眼”查看一下。 便会发现舒邵对他的好感度,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 至于仓慈吗,则还是老样子。 没经过彻底洗脑的部下,就是想得单纯。 好实利的仓慈,更像是一个野心不小的赌徒。 否则之前也做不出,数次越狱翻墙的胆大之举。 但凡换一个杀伐果断的太守,他脖子上的脑袋早就搬家了。 在仓慈的认知中, 其实很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