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人物分析岁月揽(第六更)
太阳仅仅移动了一点,炙热的光依旧洒下,许多真正关心朝堂百姓的大臣却感受到一丝清凉。
似乎吹过的热风,都让人觉得舒爽,天是那么蓝,云是那么白,地里的麦子是那么的可爱。
只有少部分大臣,眼珠子转来转去,看看麦子,又看看下丘村的人,再看朱元璋。
“恭喜万岁!贺喜万岁!有万岁在,下丘村定然年年增收,一年产量高过一年。”
胡惟庸在旁边突然出声,脸上的表情叫人看着是欣喜的。
“收麦子。”朱元璋抬头看看天,轻声吩咐。
太监立即传话,后面的人冲上来收麦子,这些人是被带来干农活的。
“憨憨,跟咱来,去阴凉的地方,他叫胡惟庸,右丞。”
朱元璋对着始终眯眼睛看胡惟庸的憨憨说,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憨憨生气了。
“哎!凉,庸。嘿嘿嘿嘿!”朱闻天收回目光,又是憨憨的笑容。
一行人先找阴凉的地方歇息,收庄稼的事情无须他们亲自动手。
不止是小麦田,前面的苎麻和油菜籽田也一样,朱元璋带来五千人,专门干农活的。
等收完,依旧要计算亩产,看是否高于正常,高了的话,当种子。
于是大家来到下丘村支起的棚子
棚子
当然,这样操作能闻到一股水泥味儿,所以点了不少安神香,让人闻着舒服,又能驱苍蝇。
大臣们喝茶水,各怀心思,他们发现陛下似乎对胡惟庸有看法了。
他们更知道胡惟庸话中的意思,下丘村既然厉害,那就一年比一年产量高。
显然不可能,一旦产量无法提高,甚至遇到特殊情况减产了,该如何说?
胡惟庸坐在那里不出声,他懂得行贿和察言观色,故此他很不舒服,他感觉那个傻子要杀人。
那个叫憨憨的,眯起的眼神中像猫看到了猎物一般,准备随时扑上去,而且不是那种人杀人时候的凶狠,就是很平静的。
朱闻天倒是很高兴,今天胡惟庸的行为让他坚定了信念。
不用等到八年后,朱元璋以造反的名义收拾胡惟庸,造反的真假并不重要。
朱闻天专门分析胡惟庸,胡惟庸是一三五五年加入朱元璋队伍的。
那一年,朱元璋刚刚打下了和县,郭子兴就任命朱元璋当和州总兵。
不长时间,郭子兴挂了,朱元璋的地位又一步提高,胡惟庸找上门。
为什么很快胡惟庸就连续升官?显然他做了些什么事情。
他归顺朱元璋之前的事情居然没有记载,一个没有资料记载的人,见朱元璋的面就成了元帅府奏差。
然后升官的脚步就停不下来,他凭什么?
要么他就是曾经别人的手下,把自己的主子给害了,有利于朱元璋。
要么他曾经是朱元璋的手下,用别的名字去干脏活,然后等朱元璋的势力成了,回来加入。
如果是前者,朱元璋必然忌惮,不可能让其当右丞。
如果是后者,还需要他干脏活,就有可能保着他,资料记载中,他其实对朝廷没有多大的建树。
既然如此,他咋会又贪污受贿,转头再去行贿别人?他行贿李善长二百两黄金,钱哪来的?
朱闻天一顿分析,认为胡惟庸非常擅长钻营,而且有着关于朱元璋的一些秘密。
朱元璋在忍着,顺便借其手除人,最后杀人,至于造反,有没有那个事情都不重要。
凭借朱元璋的性格,怎么可能不安排人盯着大臣?
“麦子要收上两天,再收半天的苎麻与油菜籽。
紫花地丁开了,看样子陆续收过,它叫什么来着?多年生宿根植物?
感觉像韭菜,留着根就能一直割。哦,还有甘蔗,在福建种的,当时里长送个信很不容易啊!
宜长啊!你还记得第一次写信吧?那时你在这边,路远。
现在就不用那般麻烦,有什么好饭菜,记得多准备,让标儿给咱也送。”
朱元璋说着以前的事情,其实跟什么距离远无关,双方真正的距离是信任的距离。
那个时候卖完冰糖,之后卖香皂,都得考虑出货数量。
两边就是通过一次次的技术交流拉近关系,直到如今,已经无所谓什么东西出货多少。
而且下丘村在朝阳门外那么近的距离有燧发枪、转轮式燧发枪、黄火药,两道城门都不关。
并非情感上的信任,也包含了实力上的信任,换个人,早就造反了。
里长当然清楚,他把朱元璋面前的茶水倒了,重新续上:“曾忆当年,山高路远。流云在天,江水阻险。人在近前,情寄宫殿。身离乡间,心有所念。金色麦田,青石牲圈。黄池浊颜,春茶不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