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勘察
辽泽就直接抵达辽水的路线也是有的。
辽水的下游就没有辽泽了,但那里有公孙渊屯以重兵的戍燧:位于大小辽水之间的辽燧(位于辽队县)。
这是辽东防御西边来敌的最后一道防线,所以守备不曾疏忽过,如早年公孙度自立于辽东之时,还将专门划分出了这一片土地设置“辽西中辽郡”。
由此可知,想强攻辽燧的代价,绝非数千里讨贼的魏国能承担的。
倒是辽燧的下方、辽水入海口处有可能通行。
如若以海船作为接应的话,魏军并不难跨过辽水天险,且自辽水东岸北上襄平,沿途都是一马平川的宽阔平原,辽东驻军是无法设营塞道封锁路线的。
另外一条路线,自然就是从辽泽的上方绕过。
在那边,公孙渊并没有驻守多少兵马。
不是他不知道,魏军同样可以走辽水上游抵达襄平,而是觉得不可能。
理由是补给太难。
走伴海道出来,直直望着辽水而去就是辽燧,故而魏军不需要担心自己的粮道被断了。
但若绕道辽泽上方渡河,需要横生出数百里的补给距离来,这就极大增添了魏军的后勤压力;且这点不可能瞒过辽燧的驻军太久。
一旦辽燧的驻军察觉了,径直引兵来堵住伴海道、断粮道补给,那魏军就要面临自溃的结果了。
毕竟,自渝关至辽燧都是一片废墟啊!
近千里都没有补给点啊!
若是魏军绕道辽泽上方渡过辽水,自身又能携带多少粮秣呢?又能供给大军多少时日来攻打襄平坚城呢?
退一步来说,千里来讨的魏军,终究还是要速战速决的。
若是不能速战速决,从战略层次考虑,那也应该是分两步走。先攻下辽燧作为前哨,来保障从海路转运粮秣的便利、减缓走伴海道千里转运的巨亿耗费;在辽东有了立足点后,才计议进攻襄平、谋求辽东各郡的可能。
所以说,夏侯惠如果不想讨伐辽东无功而返的话,最终还是要依着历史上司马懿声东击西的计划行事了。
只不过,辽水上游能过去吗?
五日后,绕了一个大圈子的夏侯惠一行抵达了辽水畔,对岸就是辽阳县了。
辽阳县同样被大辽水与小辽水(浑河)夹在中间,但属于玄菟郡,位于公孙渊老巢襄平县的上方。
这个县防务不甚严密。
主要是因为下方有辽燧戒备着西侧的来敌、上方有望平县戒备着北方游牧部落的侵扰,再加上自公孙度以降频繁对外用兵,让辽东的西侧、北侧数百里几乎没有聚落人烟,所以公孙渊也不会将兵力浪费在这里。
此外,这段辽水的流速相对缓和。
大辽水不必说,只要不是在雨季,其他时间的流速都差不多。
而更东边的小辽水在这里还没有与大梁水(太子河)汇流,流水量不大,以小舟船就能横渡了。
为了验证这点,夏侯惠还让人伐木造筏,让公孙毅分出十余个善水的义从,实事求是分别横渡了大小辽水。虽然说,大小辽水的枯水期与丰水期略有不同,但只要不是雨季,也差不多罢。
唉,自己终究还是纸上谈兵了啊~
有些惆怅的看着蜿蜒南下的辽水、一片枯败的辽泽,夏侯惠回想起自己在崇华后殿里的夸夸其谈,忍不住在心中叹息了声。
而天子曹叡与毌丘俭想着明年就讨伐辽东,有无自知是急功近利了呢?
这个答案,夏侯惠知道。
所以他也马不停蹄的赶回来。
暮冬十月了,已经没有多少时间筹备战事了。
实地勘察过辽泽一带地形的他,急着与毌丘俭当面聊一聊。
对于改变天子曹叡与毌丘俭的看法、将伐辽东的时间再延一两年,他不抱有希望。
但辽西太守傅容提出来的战术,他觉得自己必须要说服毌丘俭。
不然,他看不到半点胜算。(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