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人,徐非与却可以在某些事情上能和她达成一致。 “不太一样。我知道你在想什么。我母亲没死。” “所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同时望着两人说道。 距离柿子收到邮件后的一个月后,那人又再次发了新的信息,意思是希望两人能相约见一面。 与这二人聊了一段时间,我才渐渐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1975年,潞江市出版社在当夜发生大火,那场火灾死了不少工作人员,其中就包括柿子的父母和徐非与的父亲。除了没想到徐非与也是受害者之一,其余的信息早早也都听老沈他们讲过。 我们都不清楚给柿子发邮件的人到底是谁,但此人所呈现的内容也不得不让人感到震撼,那场大火难道不是意外吗? 很明显并不是,只是警方最终确认为意外事件。可现在谈论到的重点不是非要纠结于是不是意外。 “是那本书?那本书到底是什么?”我刚问完,徐非与就从旁边的抽屉里拿出来递给我。 “跟你挺搭的。一本小说,准确讲,是一本没有作者名字的小说。” “怎么可能没名字?” 我简单翻了翻,封面上不仅没有作者的名字,连书名都没有。但打开后,字里行间内都有基本的角色名称和场景,载体上应该称之为小说,这没错。 “我跟非与都读完了,写的特别乱。”柿子沉吟着,“反正我俩都没怎么看懂。”她用手指帮我翻了几页。 “不会吧。”我苦笑道,“好歹也是本书,是不是你俩阅读能力有问题?” “有可能。要不哥你回去看看,说不定还能借鉴一下。”徐非与笑了笑,端起纸杯送到嘴边。 他这是又在嘲讽我了,别看人家没名,起码货真价实装订好的书本是呈现我们三人眼前了。 柿子又从包里拿出一张照片,我第一时间就夺过来,看上去是一张被烧毁的照片,因为背面有黑黄色的烧痕,但摸了摸沿边,却传递给我一种锋利的触感。 这张照片用剪刀剪掉了一部分。一个年轻男子,左手臂留有一半。 “这不会是你的亲生父亲吧?” 徐非与此时悄悄回头望去,柿子低头思索了片刻,才点了点头。 9月16日。 这个日期我必须要记住,不然等昨日买的车票日期一过,我真的要站在某条轨道前彻底傻眼了。 潞江西站始发的“神舟号”K367次比想象中还要拥挤。好在站票也可以有座位,能找到一块小地方直接坐在地上。到柳县站约三个半小时。如果做更快一些的班次列车,来回的路程至少可以节省半到一个小时左右,但票价也会贵上一些,由于要节省费用,这样的选择实在是在所难免,但我会告诉自己,多看看外面的风景才会更有意义。 我听着车内的杂乱生音,眼里的风景仿佛变得缓慢。那日的讨论的结果时刻都在我脑海中不断延伸,可路途是有方向的,那种患得患失的延伸却从未有过一刻。 对方很直接,抓住柿子的点位也很明确。可过程中只有一点让人疑惑,既然想让柿子明白死因尚还有待考究,可偏偏还想要了她的命,这换做谁都无法理解。 徐非与这点比我强,他从未怀疑过那些是什么所谓的巧合,一定是预谋好的,只是他也不明白这样做的意义又是什么。 事情好像突然又没了什么着落。换句话说,在我们心里又没了什么可靠的东西。于是我们决定分头行动。 当年接管柿子的第一个人并非是老沈,而是潞江福利院的副院长,顾清风。顾叔叔是个好人,老沈是他的下属,但两人的关系更像兄弟。他知道的事情可能没那么多,但对方留下的这张照片,也就是柿子的亲生父亲,也许他会有所了解。还有,他退休完以后一直在老家,也就是柳县居住。可由于我跟老沈之间的事情,这位“兄弟”能否接纳我,也是我所担忧的。 非与再三承诺我会好好保护柿子,虽然我不是很喜欢他这个人,但这份心我还是要有所保留的。 为什么那个人前后柿子两次都没有选择出面? 我们三人最终的结论就是,耐心等待那个人的再次出现。但前提是,如果我能再柳县找到一些眉目,必须要告诉王攀,毕竟所有人里,我最信赖的便是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