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第 79 章
长宁郡守除了给姜蓁送种子, 还送了一捧用花瓶装着修剪得格外精致的棉花花束。 “这白色的棉花,会一直维持这个样子,很长时间都不会凋谢。可以放在房间里装饰屋子。” 卫蝉帮姜蓁介绍道:“太女, 这是长宁郡守送来的擅长织布的蛮夷女子,名字叫海浪。” 海浪顺势朝姜蓁行了个礼,乖巧的说道:“太女, 我叫海浪, 我母亲是我们部落的族长, 太女若是喜欢广幅布, 可以跟我们部落交换。” 姜蓁有些好奇的问道:“你是东夷的人,为什么愿意背井离乡的到姜国来?” “我自己想来的,我觉得姜国盐多, 馒头好吃,衣服好看,所以想来见识一下。我就替你干一年的活, 明年我就要回去的。” 海浪从怀里掏出一封信, 递给姜蓁, 说道:“这是郡守让我给你的。” 姜蓁把信接过来, 大致的浏览了一遍,就明白了海浪的情况。 长宁郡守和东夷的那些部族,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和海浪的母亲也是好朋友, 连棉花种子,也是通过海浪母亲的关系收集来的。 当然,请人帮忙, 长宁郡守也给出了足够的代价, 送了足够海浪所在部落消耗十年的白盐。 等都邑这边的人学会种植棉花和织布, 明年海浪就会随长宁郡守的人一起离开。 因为涉及到大批量食盐的调动,所以棉花种子的事,姜国的许多大臣都知道了,然后立刻就有人向姚春打听,或是派家仆去都邑的农庄询问。 之前大家还嫌弃粪肥,但去年秋天大丰收之后,许多人的态度就变了,紧盯农庄的风向。 姚春无奈的解释:“农庄是送来了一批棉花种子,但现在只是试种阶段。依照太女的性格,如果这棉花是个好东西,农庄肯定会推广。” “太女的眼睛毒得很,这次太女生辰不知道有多少人给她送礼,偏偏就这个广幅布和棉花入了太女的眼,这东西必然有过人之处。”一群官员非常笃定的说道。 姚春有幸接触到了那白色的棉花,解释道:“这棉花能填充在衣物中保暖。诸位大人雪天有皮裘,不怕冷,但庶民应该很需要这棉花。” 就算自己可能用不上,大家也知道能防寒的都是好东西,纷纷打听起了棉花种子的情况,希望能占到先机。 “长宁郡那边的种子,都被搜罗到了都邑。你们要想种的话,明年可以到农庄来买种子。”姚春说道。 海浪所在的部落热得很,最冷不过多加两件衣服,听到姚春的对外的解释,问道:“我们部落里织的布,和你们的麻布一样厚,怎么防寒?” “不把棉花用来纺线,直接塞进衣服里就可以。”姚春说道:“我没试过,不知道效果如何,但太女说可以,那应该就可以。” “我带来的东西,太女比我还懂?”海浪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 “太女就是知道。”姚春的表情崇拜,警告道:“农庄的许多东西,都是太女教我们的。你若是心里不服,就别学了。” 听到这个,海浪立刻认怂,“要学的要学的,我还没亲自动手煽过猪呢。” 海浪的部族也养猪养鸡鸭,面对更高深的知识,岂有不学的道理。 都邑的这个农庄,别看地方不算特别大,但里面有一半都是官员,都是接到通知,从郡县赶来学习的农官。 大规模的养殖技术,杂交育种技术,果树的培养和扦插,什么样的土地适合什么样的农作物,套种、间种和轮种的区别…… 这些知识,姚春编的小课本上都有,但这都是超出普通人常识的理论,不亲眼看过,不亲自动过手,他们就算拿着书,用得也不好。 海浪自来了农庄之后,就像老鼠掉进了米缸,简直乐得找不着北,以前海浪就只会说姜国话,现在都主动开始学习简化字了,为了学习新知识,干劲十足。 姜蓁的名声过于响亮,棉花种子刚送进农庄,还没下地,都邑的百姓就都知道了棉花这个东西。 “听说棉花可以御寒,堪比皮裘,等有了棉花,冬天就可以不怕冷,能干更多的活了。” “真的假的?那棉花都还没种出来呢。”外国来的有些商人不太信。 “太女拿出来的东西。还能有假?”说话这人指了指天空,不屑的说道:“你也不出去打听打听,我们太女是什么身份。” “太女明明有皮裘、大氅,但还惦记这姜国的庶民冷不冷,有太女,简直是我姜国之幸。” “是啊是啊,多亏了太女,我家老母亲牙都没了,也还有馒头吃,不会饿死。” 棉花还没出现呢,都邑的百姓都已经惦记上了,这动静太大,弄得姜王都坐不稳了,认真的对姜蓁询问道:“这棉花确实如你所说的那么厉害,能御寒?万一不行,就早点把都邑的这些流言制止,免得大家的期待落空,影响你的名声。” 【阿蓁不要心虚,棉花的用处确实很大,甚至比大家想象的都还要大。】 【现在随便你怎么夸,反正棉花不会让你失望。】 “棉花确实能御寒,以后对姜国会有大用。”姜蓁对姜王保证的说道。 若是直播间告诉姜蓁一个没见过的东西,她说出来的时候,心里可能还会没有底气,但棉花这玩意儿,她以前天天摸着,熟悉得很,和姜王描述起棉花的作用时,满脸的自信和笃定。 “厚厚的棉衣,不仅能阻挡外来的冷空气,还能防止自身的热量散失……” 不知道棉衣是个什么东西,姜王听得一脸懵,制止道:“好了好了,你别说,自己心里有数就行。” 谈话结束,姜蓁刚要告辞,姜王就说道:“你待会儿走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