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二十三 努力开始变得有用了
、学习、考试的模式,把做官的途径全部收纳入了一个体系之中,在这个体系之中,没有出身、家世等等诸多过去非常讲究的东西,只看一个标准——学习能力。
用这一个标准,强行抹平了所有出身和家世等等重要的外在因素,让士族子弟、豪强子弟和最贫弱无能的农家子弟同台竞技,竞技项目还是只有一个——考试。
这对什么人最有利?
当然是农家子弟。
那些从前根本没有学习、做官的一丝一毫可能性的农家子弟,他们是人数最多、受益最大的群体,通过这个制度,他们得以跨越那道名为家庭出身的鸿沟,直接抵达他们过去无论如何也无法抵达的朝廷。
朝廷与他们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来了。
而在此前,与朝廷建立联系的是士族。
再不济,也要是地方上响当当的豪强才能和朝廷产生联系,分享一点政治权利,从事农务的庶民与此是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关系的。
然而这个科举制度一下来,至少从理论上来说,庶民一朝登天的可能性已经具备了。
只要通过科举考试,就可以成为统治阶层的一员,就会从根本上和过去发生巨大的转变,身份上也将和他曾经需要仰望的人对齐,不再是一个需要仰望别人的人——至少从身份上来说是的。
这个政策,直接把选官的对象从士人扩大到了全体国民的范畴之中,强行抹平了士人与其他社会阶层的差距,只要你是个汉帝国的子民,登记在册了,只要入学了,只要努力学习,就有考取功名的可能性。
努力,这个从未被士人所在意的词汇,这个曾经被人忽视、嘲笑、抵制、不认同的词汇,将在新体制之中发挥出意想不到的关键性作用。
过去讲究命,现在不一样了,要讲努力了。
所以,这个制度真正运行起来的话,可能真的会给这个国家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啊。
如果真的推动起来的话,现在官员集团能够对这个制度发起质询、疑惑和反对吗?
有这个能力吗?
应该是没有的。
经过了度田法令之乱以后,成规模的反抗者已经不存在了,政治意义上的对立者也不存在了。
刘备的皇权通过这场战争空前扩大且蔓延到了这个国度的每一个角落,三十万精锐大军的强度就是他权力的强度。
无法战胜三十万精锐汉军的存在,是无法反制他的政策的任何反对者,都无法明目张胆地抗拒他的要求。
是的,他是一个温和的、讲道理的人。
但是这样的前提,是建立在他如果不愿意,就没有任何人可以强迫他的基础之上的。
这种温和、讲道理的现象,对于某些人来说,可一点都不友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