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
翻开长恨歌的第一页,大段铺陈的描写上海的句子,在作家笔下,上海这个有丰富历史记忆的城市是活的,她的活色生香中有经历过大起大落的沧桑感,有色彩斑斓装饰下的时尚感,有华灯闪烁下高高在上的优越感,也有小小弄堂鸡毛蒜皮的烟火气。 在上海不同的场景间转换,不论哪里都透露出骨子里的自信和从容,这是有故事的城市才有的底色。 这底色让在东北小城市长大的我总有种疏离感,好像脆弱的自尊心在人家浑然天成的强大气场中被撕裂,即便是这裂痕无人能察觉,可自己是清清楚楚的,也因为这裂痕让你自惭形秽,觉得不论看过多大的世界,经历过多少风霜雪雨,你在她的面前依然是个不知天高地厚,无法从容淡定的小孩子。 走过很多城市,有过悠久历史的城市不论如今是否繁荣发达依旧,总有种骨子里的气度在,让人置身其中不得不折服,就如西安,南京。还有一种小城,经历过一般城市没有经历过的历史,可能只短短一段时间,却铭刻在残垣断壁中,置身其中不免泪眼婆娑,即便是第一次见面也如老朋友般亲切,如腾冲,每每午夜梦回又想去那里寻找那段痛且悲壮的远征军的历史。 长恨歌第一部分看完了,才想起去查查鼎鼎大名的作者王安忆的信息,原来她是五十年代生人,出生在古都南京,长在上海,是地道的江南才女。 这本书描述了从民国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一位上海弄堂女子的一生。 上海民国是个特殊的年代,也因为其特殊造就了上海女子的具有时代特点的风情,王琦瑶是一位不仅美还聪明剔透的弄堂女子,不论是男女之情还是女女之间的友情都能拎得清,懂取舍知远近,有种含蓄温柔的控制在里面,如此女子让男人和女人都放在了心里,不舍亦不能放下,所以才有了那段关于爱情友情和从少女到女人成长的故事。 王琦瑶因其出身因其身处的特殊时期还因其内心的不安分以及外表的淡定从容,让自己一生处在理想幻灭,欲望躁动和对失去的怨念中,至死也没有得到解脱。 有人说这本书中对上海的描述过多显得矫情且毫无意义,这本书需要沉下心来去一字一句的读,每个词每句话细细品味下来才能懂得,这些看似无用的词句之于主人公的意义,读懂了这些文字才能让王琦瑶成为活生生的真实的存在跃然而起出现在你面前。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是对于细节的描写,女孩子之间友谊的维系,需要从一个小举动一个小物件中去体会,也从中去品味每个人物的特殊魅力,大量的细节描写,甚至看似枯燥的对话让读者明白人物的内心,或偏执或敏感或简单,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且真实立体的,尽管跨越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依然让人感觉这些人物都是周围熟悉的面孔,甚至他就是你自己。 细碎的文字中也有些颇有意味的观点和见解,至今细细品味仍引人深思,有这样一段文字:“长得好其实是骗人的,又骗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长得好,自己要不知道还好,几年一过,便蒙混过去了。可偏偏是在上海那地方,都是争着抢着告诉你,唯恐你不知道的。所以,不仅是自己骗自己,还是齐打伙地骗你,让你以为花好月好,长聚不散。帮你一起做梦,人事皆非了,梦还做不醒。” 王琦瑶的一生很难用形容词来描述,有过上海小姐名号下的风光无限也有单亲妈妈带个孩子的尴尬和艰难,有过美貌下又兼聪慧内里带来的倾慕仰望也有年老色衰终究被时代抛弃的无奈。 在结尾处,王琦瑶的脆弱才被暴露出来,她怕被抛弃,不是哪个人而是时代抛弃她,是不再被仰望,仿佛镌刻在她骨子里的民国上海的印记也被时光磨平了,所以她低到尘埃里,企图用曾经的辉煌换来曾经的幻想,可是幻像终究是幻象,谁也打不破自然规律。 这是我读的王安忆第一部作品,还不了解她的作品风格,以后也许还会找一些她的书来读,只说这部作品,读的过程感觉心一点点静下来,仿佛身处那个大时代背景下的上海,但却不能全部明白作者的心思,突然想起中学时候老师领着大家分析作家文章,刨析出作者自己都不能抵达的深度,所以,不强分析也罢,读书体会不论深浅,都是自己的经历和思想借由作者的作品回忆或抒发出来了,与作者想法一致如何,不同又如何?作者也许并不在乎读者是否真正体会到她的内心,只要她的作品有人在认真读,并能引起各种想法和启迪就好了。 喜欢作者细腻的笔触,最后再引一些优美的文字: 1,上海的弄堂是性感的,有一股肌肤之欲似的。它有着触手的凉和暖,是可感可知,有一些私心的。 2,那一条条一排排的里弄,流动着一些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东西,东西不是什么大东西,但琐琐细细,聚沙也能成塔的。那是和历史这类概念无关,连野史都难称上,只能叫流言的那种。流言是上海弄堂的又一景观,它几乎是可视可见的,也是从后窗和后门里流露出来的。 在这城市的街道灯光辉煌的时候,弄堂里通常只在拐角上有一盏灯,带着最寻常的铁罩。罩上生着锈,蒙着灰尘,灯光是昏昏黄黄,下面有一些烟雾般的东西滋生和蔓延,这就是酝酿流言的时候。这是一个晦涩的时刻,有些不清不白的,却是商人肺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