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赶集,买布
林彦所在的洛阳村,隶属于青州县青州镇,村里百十户人家,基本都是种地为生。少有人在镇上做生意。不过农家人,攒了鸡蛋,多种了菜,也会想着拿去镇上卖,换点银钱,改善改善伙食。
林家本来有五亩良田,当年林彦阿爹生病,卖了三亩来给阿爹治病,终究还是没挺过去。现下剩了两亩,两个人也伺候的来,收的稻谷交了税收,也刚好够两人一年的嚼用。阿爹没去世时,在家附近开了几亩地来种菜,现在林家全靠这几亩菜地维持生活。所以种起菜来,格外仔细。
今日一早,林彦就和阿么去地里摘了一背篓白菜和一背篓萝卜,还有几把豆角。准备过冬了,现在地里都是白菜萝卜居多,南瓜也熟了,摘了六个个头适中的南瓜也一起拿去。太大了镇上人不喜欢要。
因为要经常去镇上,前几年就已经请木匠打了推车。把装菜的背篓还有昨天收拾好的澡珠子搬到车上,澡珠子带了一筐,剩下的下集再卖。码好南瓜,俩人就推着推车往镇上走。洛阳村离镇上有小半个时辰,每逢三日就有一次集市,所以林彦和林阿么也都是三天去卖一次菜。
到了城门口,交了入城税,便进了城。进城采买什么的不需要缴纳入城税,只有进城做生意的小商小贩需要缴纳两文钱。集市在西街那边,周围多是摆摊的各种小贩。而东街则是各种商铺,酒楼布坊粮铺银楼,应有尽有。因为常年卖菜,周春兰租了个摊子,一个月三十文,算起来是一天一文,如果是散租,则是两文钱一天。林彦和阿么来到他们租的摊位处,隔壁卖箩筐背篓的张老伯看到他俩,热情地打着招呼:“林婶子和彦哥儿来了。”
周春兰一边笑着回应,一边和林彦把菜摆得整整齐齐。今年萝卜白菜多,卖不出什么价钱,基本都是两文钱一斤,好在今日的菜新鲜水灵,很快吸引了不少顾客。
澡珠子林彦卖一文钱三个,他这次摘的大个,如果小个的,则卖一文钱四个,小个的自家用就行,拿来卖还是大个的好卖。
有几个妇人挑好了萝卜付了钱,才瞧见一旁的澡珠子,一边伸手扒拉一边询价,林彦说了价格,有个妇人抓起来闻了闻,点点头,也没饶价,“那我要十文钱的,”这澡珠子基本都是这个价,而且用得块,洗手洗头沐浴,都用得上,多备些总没错。寻常人家就爱买澡珠子,大户人家就常用皂角。
林彦数了三十个澡珠子,五个五个的数,数完五个就放进妇人的菜篮子里,也让人瞧着清楚,都是捡的大个的,妇人笑着道了声谢,付了钱走了。
这时,一个穿着绸缎衣裳的富家公子路过,瞧见了摊子上的澡珠子,还带着淡淡的清香。公子好奇问道:“这是何物?”镇上人多用皂角来沐浴,澡珠子清洁力度比不上皂角,香味也没有皂角好闻,但是胜在便宜,是以有些大户人家没见过也属正常。林彦连忙解释,富家公子一听,甚是感兴趣,他是镇上飘香楼的少东家,平日楼里厨子手上沾了油污,多用皂角洗手,一个月下来,花费也挺大,现下有这更便宜的澡珠子,可以省下一半银钱了。公子直接买了一半的澡珠子,并留下话,若是好用,以后还来。林彦高兴的直点头。
这一下就去了一大半,林彦和阿么心里乐开了花,往日这都要卖很久呢。今日带的菜不算很多,临近午时就差不多卖光了,澡珠子还有二十来个,都是挑剩下的,南瓜也还剩了两个。母子俩也不打算继续等,家里还有一大堆活计呢。这边又有人来挑澡珠子了,林彦降了价给人算一文钱四个,那人还挺高兴,全包圆了。收拾好东西,盘算着今天的收入,林彦提议到:“阿么,我们去逛逛买点东西吧,家里有些调料见底了。”
周春兰犹豫了一下,说道:“你去吧,我在这守着,说不定这俩南瓜能卖出去。”
“那好。”
林彦背了一个空背篓往东街走去,那边有间杂货铺,物品齐全。
买好家里需要的调料,林彦又去肉铺买了一斤猪板油,家里猪油也快见底了,买回去炼油,本来还想买点瘦肉,想起来家里还有河虾,便作罢了。
买完东西,林彦想了想,打算去布坊买匹布,他想给阿么做件冬衣,阿么的冬衣都好几年了,上面好几个补丁,她一直舍不得做新的,今天卖澡珠子赚了钱,林彦心里高兴,也想着尽尽孝。
布坊里人来人往,估计是准备冬天了,人人都想着添置过冬的衣物。林彦走进布坊,里面的布料琳琅满目,他摸摸这个,看看那个,眼睛都看花了。伙计热情地过来招呼:“小哥儿,可是要选布做衣裳?咱这儿新到了一批厚实的棉布,最适合做冬衣啦。”林彦听了,点点头,跟着伙计来到棉布的货架,伸手摸了摸,质感确实不错。
不过询问了价格后,林彦有点犹豫,这棉布要二十文一尺,超出了他的预算,普通一点的是十二文钱一尺,麻的更便宜,只八文钱一尺。伙计看出他的心思,笑着说:“小哥儿,这棉布虽说贵些,但很耐用,您可以摸摸旁边这种棉布,是定不如这款好的。而且现在店里有优惠,满一定金额可以送丝线呢。”林彦上手摸了摸,确实,旁的棉布粗糙一些,没有这款细腻。
“那麻烦帮我要这靛青色的,要